湖南日报丨商通天下物流全球邵东市物流
邵东市城区鸟瞰邵东县委宣传部供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陈仕球通讯员邓星照魏志刚刘昭云
地处湘中腹地的邵东,是全国最年轻的县级市,面积平方公里,人口.5万,境内市场林立、商贾云集、园区发达,素有“百工之乡”“商贸之城”“民营之都”的美誉。
作为湖南省首个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验区,邵东从“地摊”“作坊”起步,创造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邵东人,哪里有邵东人哪里就有市场”的商界传奇,形成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邵东样本”。
紧跟县域经济发展步伐,邵东商贸物流逐步壮大,围绕打造“中部地区商品物流集散区”目标,建立健全现代智慧物流体系。邵东,现已成为邵阳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是湖南重要的出口基地,先后获评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打火机和箱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殊荣,是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制造业百强县。
借市而兴通江达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敢为人先的邵东人就挑担做生意,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上世纪80年代,邵东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批发市场,当时个体工商户就有近户,占全省半壁江山,民营经济风起云涌。90年代起,工业品市场、中南五金批发市场、家电城、建材城等30多个专业市场相继落成开业,全市形成了“商贸城、工业镇、专业村”的发展格局。
商贸的蓬勃发展直接带动了物流的繁荣。邵东货运迅速结束了“靠扁担”的历史,从“小三轮”“小货车”过渡到“大卡车”“拖挂车”,托运城应运而生,托运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货畅其流,通达八方。
如今,近家物流公司、条物流线路覆盖全国80%的县(市、区),公路物流线路已通达全国所有地级市和70%以上的县城,物流业务涉及缅甸、老挝2个国际边贸区,货物日吞吐量40余万件,邵东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物流集散地,多家自营进出口企业、多个海外销售平台,有力推动“邵企出海”“邵品出境”。
因势利导转型升级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近年来,邵东立足“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构筑大物流”,加快传统市场商贸物流升级改造,建成了以国际商贸城、星沙物流园为龙头的现代商贸物流平台,成功打造“商通天下”的邵东市场商贸物流升级版。
与此同时,邵东借助娄邵高铁、怀邵衡高铁、沪昆高速、衡邵高速“两高铁两高速”,主动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致力构架出连贯东西南北乃至走向世界的大交通格局。
依托交通和物流“动脉”,邵东紧紧抓住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采用工业地产模式,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了以湘商产业园为核心,仙槎桥五金工业园、黑田铺印刷工业园、廉桥医药工业园、团山打火机工业园为支撑的“1+4”工业园区发展格局,搭建了以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快速加工中心、锐科机器人为支撑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了以“工业五十条”“民营经济三十条”为主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量身打造魅力星沙
邵东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项涉及经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来抓,建设了集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星沙物流园。园区一期占地亩,于年1月动工兴建,年10月全面竣工,总投资7.8亿元,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该园区是湖南省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现代物流园区,规划设置了零担配送区、物流仓储区、农村电子商务大楼、物流信息交易大楼、综合服务大楼及大型停车坪。
星沙物流园特色突出,优势凸显。一是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园区建立了专业的信息化平台,整合邵东乃至全省的物流信息,方便广大物流业主、客户查询、交流交易。
二是高标准的安检系统。现已安装调试KV大型货车安检设备及KV小型货车安检设备,实现国家要求的3个%:即“%实名制、%开箱验视、%过X光机安检”,成为国内典型的民用物流安检系统园区。
三是完备的智慧物流体系。星沙物流园建设了包含农村物流仓储中心、信息管理平台、冷链物流等在内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并整合邮政现有的乡镇物流配送网络、农村公交班线以及本地货运等各种运输资源,增强物流在农村的服务能力。
商通天下,货畅五洲。邵东以通江达海、放眼全球的发展眼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创新引领,开放崛起,锐意进取,团结拼搏,挺进全国百强,再创商贸物流新传奇,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再腾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