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博会工商领袖峰会一带一路如何讲好
对话主持人
凤凰卫视主持人杨舒
嘉宾
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鼎杰夫先生
方所集团、例外集团董事长毛继鸿先生
壹玖壹玖酒类平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杨陵江先生
9月21日,第17届西博会“一带一路”工商领袖峰会在成都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政要、知名商界人士济济一堂,纵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以及在这其中收获的经验和感受。
在嘉宾演讲环节后,杨舒作现场主持,鼎杰夫、毛继鸿、杨陵江三位嘉宾展开了圆桌对话,对深入“一带一路”中的所思所想进行交流。
“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
在“一带一路”过程中,哪些因素是关键性的?
“一带一路”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品牌”?
对于这些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三位嘉宾精彩观点频现,直扣心弦。小编将此对话原貌呈现,方便读者深入了解。
杨舒: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杨舒,今天非常荣幸受邀来成都主持关于“一带一路”工商领袖峰会的讨论环节。
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五位嘉宾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深入阐述了“一带一路”在五年的历程当中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展望。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讲,工商企业尤其是工商界的领袖,他们是“一带一路”企业的推动者和项目落实者,到底这个项目在未来推进过程当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或者困难,接下来我们有请三位各行各业的领袖进行讨论。
有请各位嘉宾: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鼎杰夫;方所集团、例外集装董事长毛继鸿;酒类平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杨陵江。
我们有促进中英经贸合作的官员、精英,还有中国文化品牌的,也有来自四川的脚踏实地的企业家,同时也是电商平台的佼佼者,但是我们今天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围绕“一带一路”企业家发挥什么作用,遇到什么机会,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进行风暴交流。
“一带一路”推进过去五年来,不仅是愿景变成行动,而且有很多具体项目在推进落实,对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首先第一个问题想请大家谈谈到底“一带一路”倡议从推行到现在对你们所在的各行各业,包括你个人意味着什么?
鼎杰夫:我是来自英中贸易协会的,过去五年对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一带一路”是打造了一个来进一步加强与各地区和国家的联系,我觉得这不单单只是一个政治的愿景和政治的倡议,很快它就变成了一个务实的行动。而且在英国有很多的工商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倡议的项目当中。包括清华的项目,中国和英国在很多项目当中,包括港口、产业园,还有生物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所以说这是一个数万亿的大型红利。在下一个阶段,在今后的两三年时间,对四川来说有四川的角色,来扮演,就是来打造一个作为国际物流、国际服务的生态产业链,还包括它的生态角色,所以说我相信对四川来说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在第三方来说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
杨舒:很多重要政务场合,领导人穿的服装就是例外的,例外也没有做任何推广和公关,是第一夫人自己选了。毛董事长你能不能谈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对你们来说有什么经验?
毛继鸿:其实“一带一路”一开始跟服装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丝绸之路嘛,中国文明推到西方的时候其实都是通过丝绸这个载体来推动贸易跟文化,我所在的时装行业应该也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不管是从经济、贸易到文化上面的一个发展和推动的作用,在这个行业里面,其实不管是过去的老的丝绸之路所形成的贸易发展,还是新的丝绸之路出现的新的合作。中国服装品牌起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全球五大时装周里边中国有很多品牌在发布。
杨舒:“一带一路”的机会也是对中国服装品牌走出去是很好的展示窗口和平台。接下来我们问问四川本地的企业家,也是四川十大杰出企业家代表,你做的酒类电商平台全国家喻户晓,做得非常棒。到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们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具体的项目和活动?
杨陵江:“一带一路”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大的国家工程,对于我们来讲,第一是拓展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把我们自己的业务从国内看到国外。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前不久会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今天有老挝的部长在这里,我们把老挝的啤酒引进来,他的啤酒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如果我们销售的话对他们的推动是很大的,包括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很多酒也通过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没有“一带一路”,双方的沟通路径大家都没有想,“一带一路”是有一个好的桥梁,把国外好的酒引到中国。我们也联合四川八家名酒厂,我们成立了一个川酒云店的平台,这个平台在国内已经开始,我们有计划利用这个平台,载上四川的八朵金花,再带二三线的名酒,到全世界推广中国的白酒文化。
杨舒:做得非常好。深入追问一下,说到中国名酒走出海外,我不知道海外的观众或者是消费者,他们对于中国酒的消费程度如何?很多人可能是喝啤酒、红酒长大的,他们对中国白酒的认可度或者接受度是怎样的?
杨陵江:我感觉这几年接受度提升非常快。一个酒背后它有一种文化,以前大家对中国文化认为是相对比较传统的文化,比如长袖,这几年慢慢接受了,很多外国朋友主动跟我们说“干杯”。国外主要是葡萄酒,他们是佐餐的,相当于我们的饮料一样,是一口酒一口菜同时咀嚼,我国的酒更多的是感情润滑剂,是跟吃菜分开的,纯粹为了干杯,以前大家认为这个文化好像很落后,但实际上现在,我每年出国很多次,到法国、美国,当地朋友都接受,说“干杯”,只是喝的不那么多,其实我们敬酒的文化也在慢慢接受,我们以前出口的酒很多是当地的华人喝,现在“一带一路”有很多和中国合作的宴会、签约仪式都开始在上白酒了,都会配白酒,实际已经带动了当地的酒业发展。比如我们的白酒五粮液俄罗斯非常受欢迎,白酒在国际上的社会形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带来了一种良好的形象,通过文化的传播逐渐让大家愿意接受我们的中国国粹和中国白酒。
杨舒:所以你刚刚讲的这个充分体现了互联互通当中的其中一通“民心相通”。其实酒作为文化交流的形式,也是沟通中国和外国民众之间的桥梁,就是大家的文化互相接受和认同。我们再问一下鼎杰夫,我们中国和英国关系的话题上,英国可能是第一个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作为这方面的先行者,也吸引了后来很多国家争相追随。我的问题就是,英国为什么对“一带一路”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
鼎杰夫:我认为英国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是因为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商贸往来已经有非常深厚的基础,不光是在工程领域,在银行领域,英国的商业都遍布世界各地,那么在“一带一路”很多国家我们都有参与,有很深的关系。我们认为“一带一路”是把这些国家和这些商务关系进行重新连接,和很多的国家联系起来。还有一个就是英语,英语是非常通行的语言,这个语言优势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当地的政策和环境,然后通过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很好地沟通和连接在“一带一路”国家做生意的各个地方的人员。我想在意大利工商会,他们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文化方面、语言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英国从历史上而言它具有先天的优势,英国的历史就是一个开放性和要走向世界和各国联系的历史传统,这也是我们和中国要共享的一种理念。
杨舒:我们接下来更多的谈一下文化方面的问题,“一带一路”我们要让对方接受和感受到我们的程度,让对方有满满的获得感。在历史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交流、文化交流是源远流长的,而且对于各国的生活方式有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毛先生致力于传播东方美学和文化,你认为“一带一路”在艺术交流、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到底有什么意义?从你的角度解答一下。
毛继鸿:其实这个意义非常大,我们在早期的时候用丝绸作为货币单位或者是说作为价值标准来推进,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审美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我们讲除了语言之外,就是艺术跟文化是相通的,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还是绘画,其实是不需要语言沟通的。对时装时尚也是一样的,在文化的沟通上其实它起到了一个共同的语言,人类本身对于审美上的需求,上面的一个特别共通的一种新的,在视觉上面的语言,或者说其他方面的文化艺术上面的语言。
文化的交流比经济的交流可能更重要,经济的交流是利在前,文化的交流是义在前,如果在文化上面得不到认同的话,你是不可能互联互通的,也更不可能进行交易。其实所有的交易前期都肯定是义在前面,就是我们互相之间有着义利上的需求,我们才有利益上的交往跟互换。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不管是我在做例外,还是在做方所,还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成都熊猫星球,其实是一个中法生态的项目,最终我们是在加之管上的互动,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的交流,我们去年在巴黎庞贝艺术中心,我的基金会策展出了一个项目,是讲全球非西方现代性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其实促成的是南南对话。这种交流很重要的还是在于文化跟艺术和价值观上的交流,有了这个交流互动,后面的“一带一路”才有了真正的灵魂,才有了真正的实实在在的互相交往和经济互动。
杨舒:说得很好,商业是利益,但是文化才是真正的灵魂。鼎杰夫你在中国生活工作十多年,你对和中国人打交道做生意有很深的体会,你在这方面关于怎么样了解和尊重文化,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怎么了解和尊重文化,你有什么体验?
鼎杰夫:我认为不管从哪方面讲,跟中国做生意都是越来越必要的,而且我越来越了解到中国是文化底蕴很深的国家,在中国做很多事情可能我们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每天都在和学者们进行一些沟通和交流,我们的观念也在每天变化,所以我们跟中国同仁们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要保持灵活性,保持接受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秉持我们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观念,这样的话我们会在中国的市场领域和人文交流领域保持一个平衡的关系。
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会经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方面,有超级的高铁,有各种快速的发展,这些里面并没有太多的问题和挑战,但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咨借鉴的经验。随着中国商界人士进入“一带一路”国家,他们的影响也会随之而去,包括文化方面的,经济方面的,也改变这些国家在未来的五至十年之内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也是我会关照的一些问题,就是这些项目会不会可持续长期维续,能不能有环境友好性,这些需要长期的责任心来开发这些项目,所以我也觉得这是一个长远着眼的项目。
杨舒:不管外国企业走到中国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都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我们也会犯错,也会遇到挑战,但重点的是遇到问题之后怎么解决,去融入,而且保持非常开放的头脑。
杨陵江:的确有遇到,比如口感的问题,我国白酒的香味特别浓,在国外一般受不了这个味道,但是我们很多酒厂为了走出去,他们会把酿造工艺进行改变,工艺改变之后很多地方就非常喜欢,比如汾酒的清香型他们做了改变以后就非常好。
我们遇见不同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有不同方法面对,比如首先宗教的不太喝酒,更多是先要尊重他的习俗,用他们合理的途径,征得他们同意才销售,而不是强制性或者扩张性的方法。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自己改变,去适应别人的需求,主要是这方面去做的。
第三点,比如我们今年计划通过中国酒业协会参加他们很多当地协会的活动,原来这些活动没有中国的酒厂,以前单独酒厂走出去他心里是没有数的,没有我们销售渠道做支撑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我们让协会去对接,我们作为渠道,把我们的酒输送出去,用不同的渠道。我们也很乐意把他们的酒采购进来,经济是相互的,也有我们走出去,也有我们引进来。
杨舒:说得很好,大家都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作为特别企业家我还想特别请教,对于“一带一路”这么大一个战略,中国有很多企业家非常想参与其中,但是他们碰到一个问题,觉得这个问题太大太宽泛,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或者有哪些具体的投资机会,作为你们先行企业,你们已经在“一带一路”做了很多布局,能不能给其他想要参与“一带一路”投资或者贸易的企业家一些建议?到底如何寻找一些潜在的合作几乎,怎么去投资,有哪些好的项目?
杨陵江:对我们来讲,刚开始对“一带一路”我们也很陌生,我自己学习资料都学了两三年,当时感觉“一带一路”都是工程方面的,最后还是政府引导,四川省商务厅、发改委、成都市的各部门主动跟我们推荐,还有政府领导出去参访也把我们带着,我们发现“一带一路”不仅仅是工程的建设,实际是两国的经济相互交流,我们走出去和别人引进来。酒是一个很大的板块,你出去参加活动你会发现对接的空间很大。我跟我们领导去过哥伦比亚,我们去了发现他们当地的啤酒非常厉害,他们也希望到我们这里建厂,我们也促成政府相互合作。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事情,只要企业家你有这个想法,只要你经常参加政府的活动,我觉得很多东西慢慢就了解了,这是我个人的经验。
杨舒:这种活动非常重要。
杨陵江:双方政府和协会搭建平台,大家一下就认识了,如果单个企业去找不了人,很难找,“一带一路”是政府主导的平台,其实是很有价值的。
杨舒:这也是中国政府的优势。接下来一个大的话题请三位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正如你刚才提到的,过去提到“一带一路”很多人以为是大型基建,修路修桥,其实很多人觉得更难的部分是怎么讲好中国的故事,让中国的产品和品牌在所地能够被更多人接受,这也是大家所说的软实力,所谓的软实力就是怎么去讲中国的品牌,讲中国的故事,用对方的语言或者他们的思维方式来了解中国的品牌。中国第一夫人穿着例外品牌向外展示之后,很多人都了解原来中国的服装品牌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不知道毛总怎么令西方的消费者接受中国服装品牌,你有哪些心得,怎么讲中国的故事?
毛继鸿: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一带一路”过去都是以基础建设为主的经济型的形式,但是其实最终来讲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服务的,不管是现在是多大的战略,最终还是联系全世界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你去做生意,还是做贸易,还是去做文化交流,还是互动,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着人。但是与人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你的语言、国籍和你的文化、你的背景。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同理心,同时先要学会理解用别人的方式去看他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样的,当你进入别人游戏规则的时候,首先先要学会别人的游戏规则,再跟他一起玩他的游戏规则,不是说你用你的游戏规则要他来强加给他,要他来玩你的游戏规则,这就是价值观的互动,价值观的相互尊重。其实文化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大家的历史背景都不一样,但是最重要的你要相信他都是人,如果是用我们自身的东方的哲学的方式,来非常平等的互动的去理解到,用同理心去理解到对方,你就可以真正的尊重对方的文化。其实我们在讲的,为什么我们在研究非西方现代性,这个现代性可能是过去由西方输出过来的,但是现在各国的发展,其实所有人已经过上现代生活,但是我们的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我们的形式可能不同,但是我们所输出的情感跟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有非常好的,互相平等尊重的一个大的背景下面,这样的一个价值观的基础上面去做的互动的互惠的关系,这对品牌的导入,你先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才能为他而服务,你必须要尊重他的风俗习惯,去设计他的东西,你才能赢得他的市场。
杨舒:好,同理心,然后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毛继鸿:尊重别人的游戏规则。
杨舒:尊重别人的游戏规则,不要把自己的游戏规则或者思维强加给别人,我们也来问问中英贸易专家,你是中国通。英国商人跟中国做生意的时候,他们说的东西中国企业家不是很能理解,让中国人觉得英国的商人不仅仅是来赚钱的,你们怎么树立英国商界在中国受众面前的形象?
鼎杰夫:我想延续刚才嘉宾所说的,就是这个世界是需要相互尊重的,不要去强加你的东西给别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说中国故事的时候,第一个就是中国怎么样在海外树立中国的品牌形象,就是怎么让世界对中国眼前一亮?包括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举世瞩目很惊艳的一些成就,还有一个不好的方面,就是中国的一些东西在开发的时候可能缺乏规划,会给当地造成一些困扰,让人觉得是没有章法。
我想中国国家品牌的这种价值优势是需要努力维护的,就要通过一些和中国的企业,包括英国也要借鉴这样的一些做法,就是进行形象的一些传播和塑造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受众的需求和影响。比如说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的话才能够形成有效的传播,也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推广和传播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可以采用目标市场所需要的一种类似的产品,类似的接受度很高的一种形式来进行产品的推广,包括消费品市场,我想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所以要树立长期可持续的一种眼界和观念。中国最近几年开放程度很高,引进来走出去,包括跟乌干达等世界各国都有联系,这是双向的东西。
杨舒:的确这是一个互相的过程,是相互了解的过程。我们刚刚说到酒文化的时候,杨总你提到中西方对酒的理解或者文化含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西方国家酒是佐餐的饮料,它的社交属性不可能不这么强,但是在中国文化当中社交的第一位绝对是社交。当你把你酒的品牌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的时候,你是怎么试图去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接受,酒更多的是一种社交,而不是一种佐餐文化,你会怎么去说服这些潜在的买家呢?
杨陵江:到国外说服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化,说实话我们没有做这方面更多的努力,我们更多是口感上去适应他们,像毛总说的一样,我们更多是适应他们的规则,尊重他们的习惯,尊重他们对酒香的需求,我们改变自己的酒香,降低度数,从这方面思考。他们接受我们的饮酒文化和习惯,更多是他们来的时候,或者跟我们一起聚会的时候,相当于是他们适应我们的文化,但是更多没有想去改变他们的文化,更多是做的,我们的酒也有特色,你来看我们的酒,根据需求在酿造上和勾兑上根据他们来做调整,改变他们要少一些。
杨舒:还是适应为主。那服装方面呢,毛总你把我们的服装推广到西方的时候是根据他们的审美来进行调整,还是试图让别人接受东方美学,而且你觉得东方美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学?
毛继鸿:其实在时装行业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是通过设计的这个基本的要素,因为全球设计的基本要素都是一样的,我们说不管是你用材料还是颜色,包括款式,基本流行趋势是大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面所形成的流行趋势,只是说这个流行趋势你用你国家的文化去重新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作为东方审美模式上来讲,因为前期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到底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理解是什么样子。
其实,我们讲欧洲人本身就有差别,意大利人也好,法国人也好,可能对于颜色的理解是不同的,意大利可能对颜色更敏感,每个国家的地貌决定了他们对于色彩,对于这个形式上的审美不是一样的。
我做过一次研究,请一个汉学家,他在英国教中国绘画,他说西方的孩子看中国绘画的时候看到第五张就觉得前面的几张都是一样的,看西方的油画基本每张都不一样,因为西方的绘画里更多用的是加法,西方绘画里更多的是减法,我们更多的是求意,但西方更多的是求形。
我们设计衣服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把东方的审美和生活方式传递进来,因为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西方人对自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更多是用棉麻丝毛体现出我们对于自在、舒适、漂移、意境的表达,但是西方深不一样,西方具像,它需要加法,它需要把钻石和很多的形做得非常的贴体,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加轻松,减法更简约更简洁,但是我们的颜色更含蓄,我们的材料更自然,我们更尊重自然跟人的关系,或者说衣服跟人的关系,他们会尊重我对于人体本身的塑造。
我们拿出衣服的时候,他们会感觉中国人的衣服里有气,他们的衣服能塑造身材。
杨舒:讲得非常好,鼎杰夫先生也频频点头,最有说服力的是下次你给他量身定制一套衣服,让他理解中方的美学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的时间。
鼎杰夫:他刚才做了一个中国艺术和西方之间的很好比较,在经商方面也同理,包括中国和西方的服装设计,这两个方面就是中方的更加的泛化,更加简洁,西方更加复杂,带做生意方面也是这样,是同理。我们喜欢在细节上花工夫,中国喜欢在宏观上把控,所以我们做生意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种观念上的差异。比如说我们跟伙伴国谈论这些细节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也的确需要学习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他刚才做了很好的文化差异方面的比喻,以服装为例,这对我们相互打交道非常有帮助。
杨舒:我们利用最后的一分钟,各位谈谈你对未来五年“一带一路”你个人的想法和规划。
鼎杰夫: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的几十年的项目,我觉得“一带一路”的项目有多重阶段,包括合作、融资的阶段,也包括建设的阶段,它是长期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合作,包括互联互通,要加强彼此的联系和彼此的理解,加强投资和贸易关系,所以我们致力于进一步实现所有这一切,这是中国提出来的一个改变世界规则和秩序的重大战略。
毛继鸿:在未来我觉得更深化、更人文,在交流方面会更平等或者更互动,今天在成都我不得不说一下,其实我们过去的方向看着是太平洋,但我们现在真正的“一带一路”是看着西方,其实我们真正的连接。成都是作为从中国来到西方的第一站最重要的城市,所以说在成都的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带一路”来讲的话是多元化多中心的很重要的一站,其实它是一个很重要的面对西方的一个名片。
杨陵江:我希望五年以后更多国家的市场上,他们的宴会上,能看到我们中国的白酒,我也希望我们中国的消费者能享受更多国家的美酒,就是这样。
杨舒:再次谢谢三位嘉宾非常精彩的讨论,我本来以为今天讨论是会关于商业,但结果发现是一场跨文化的交流,“一带一路”不管是外面企业走进来,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商机先行最重要的是文化和互相了解,这才是真正的灵魂,只有把文化吃透了生意才能做得更大更广。再次谢谢三位嘉宾参与我们的讨论。
(四川在线记者张红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