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兵,52天一等功,后晋升为何军衔
越南因此迅速赢得了民心,并且在老挝这个早已成为其附庸的国家的支持下,黎笋的印度支那联邦梦想似乎即将实现。
然而,这个即将到来的东南亚地区大国并不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当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如果苏联和越南这个即将统一印度支那的国家联合起来,从南北两面夹击我国,后果将不堪设想。
尽管中国多次警告越南,但越南因为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仍然一意孤行,对我国从柬埔寨撤军的要求置若罔闻,还频繁挑起中越边境的摩擦。
因此,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中越之间的战争迟早会爆发。
唐立忠,一个怀揣着从军梦想的湖南青年,在年底的国家宣传下,他感到了参军报国的紧迫性。虽然家人的反对和妹妹的未来都让他感到压力,但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成功加入了在中越边境驻扎的41军师团,成为了一名工兵。
他的新兵训练与众不同,直接进行真枪实弹的临战训练,因为他知道,前线不是谁都能上的,他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短短的一个月训练中,唐立忠掌握了各种武器,他知道这是战场上的保命本领,所以他坚持了下来。然后,他接到了部队的命令,中国将在年2月17日对越南实施自卫反击。
在开战前的下午,他和工兵班被分配到了步兵7连,准备一起上前线。晚上,他在饱餐一顿后参加了战前动员,然后就立即赶往前线。
他们将在战争中负责工事爆破,炸掉敌人的碉堡等防护工事,为大部队开辟一条通往胜利的通道。
在一个寂静的早晨,唐立忠和一群新兵被突然亮起的信号弹惊醒。瞬间,炮火覆盖了边境线,他们被吓懵了,不知所措。
直到步兵冲过他们身边,唐立忠才反应过来,跟着他们一起越过了中越边境。他所在的41军在高平战役中担任主攻部队,负责扫清主要据点。
步兵团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对防守八达岭和八姑岭的越军发起猛攻。这两座山岭是通往越南茶灵县的门户,只要拿下茶灵县,就能沿公路最短距离通往高平。
越军在两岭地区布置了一个营的兵力,分布在几十个高地上。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防御工事密集,非常难以攻破。
唐立忠和工兵班的战友们最初只是负责普通的爆破任务,不需要冲锋陷阵。但随着交战的开始,7连的伤亡逐渐增加。
眼看后续友军还没有赶到,形势十分危急,7连的副指导员不得不让唐立忠所在的工兵班也前往前线支援。
唐立忠没有被战场的恐惧所击倒,相反,他选择勇往直前,毫不犹豫地迎战敌人。他的英勇行为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第一次上前线时,他冷静应对敌人的攻击,用敏捷的反应和果断的行动击倒敌人,展现了无比的勇气和决心。
然而,他的经历也让他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他在炸毁敌人的暗堡时,虽然危险重重,但他仍然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也是为了保护他的战友们和国家的安全。
这个经历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战场,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长,让我来!”唐立忠以无比的勇气从班长手中接过炸药包和手榴弹。他的英勇鼓舞了新兵陈国华,他也站了出来,愿意和唐立忠一同赴死。
在班长的热泪注视下,这两个新兵蛋子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烟雾掩护冲了上去。唐立忠和陈国华将炸药包先后扔进了暗堡进出口处,成功炸掉了两个暗堡。
然而,最后一个暗堡让他们陷入了困境。它位于高地,设有三个射击口,很难接近。唐立忠决定独自解决最后一个目标,艰难地接近暗堡后用力把炸药包扔了进去。
然而,由于凌晨下雨导致炸药包受潮,没有爆炸。唐立忠心中一紧,意识到所有的炸药包可能都受潮了。正当他不知所措时,一名新兵抱着炸药包冲了上来,他说:“我比你更熟悉路线,让我继续上吧,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他不愿看到战友的伤亡,于是夺过炸药包,再次冲向暗堡。唐立忠和其他战友的炸药包没有受潮,随着一声巨响,从地上艰难爬起来的唐立忠兴奋地向暗堡方向看去,却发现里面的机枪还在响。
他眯着眼,烟雾散尽后只看到暗堡被炸塌了一个缺口,里面的敌人并没有事。
又有一名新兵冲了上来,唐立忠再次劝说无效,决定自己行动。他小心翼翼地用小刀切短导火索,然后在敌人的火力中勇敢地冲上前去。
接近暗堡时,他站起身,迅速拉燃导火索,将炸药包塞入缺口。爆炸的瞬间,唐立忠被泥土和碎木埋在了地上,但他成功地炸毁了暗堡。
战友们为他的英勇行为欢呼,然后将他从土木堆中救出。虽然只是受了轻伤,但他心情沉重,因为他知道,有些熟悉的面孔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这就是战争,短暂的痛苦过后,人们只能接受现实,寻找平静。
唐立忠,一位年仅十八岁入伍五十二天的士兵,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在双岭战役中,他英勇无畏,先后五次奋勇上前,炸毁了越军两个暗堡,毙敌9名,荣立了一等功,赢得了战友们的艳羡目光。
战后,他被授予了“爆破英雄”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多个荣誉称号。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满足,继续在部队服役,一路晋升至大校军衔。
他的英勇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军人的担当和勇气,也让我们为他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