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第二个世界工厂的越南,GDP却连广东
越南,中国的东南亚邻国,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南边缘,北接广西和云南,西邻老挝和柬埔寨,而东和南部则濒临南海。该国地势绵长,从南到北延伸达公里,而东西宽度在最窄处约为50公里,总面积大约,平方公里,与日本相近,人口接近万,即将突破亿人大关。
越南尽管领土面积有限,但实际上比邻的中国云南省、广西省及隔海相望的广东省面积都要大,面积是广东的两倍。越南地理位置优越,拥有红河与湄公河三角洲及广阔的沿海平原,这些肥沃的土地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是广东三倍之多,拥有更广阔的开发潜力。
越南的地形特征包括其几乎全境的海岸线,直接通往太平洋,海岸线长达公里。拥有众多优质港口和便利的海运条件,金兰湾更是被誉为“亚洲第一军港”,使得越南通向中西亚、非洲、欧洲的海上路线比中国的广东等沿海地区更为便捷。
此外,越南的人口近万,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包括耐克、三星和苹果在内的众多外资企业投资。单是三星的投资就达到了亿美元,业务范围涵盖服装、鞋类制造、食品和电子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使其制造业的繁荣程度堪比广东,似乎即将变成新的“世界工厂”,经济发展迅速。
然而,尽管越南经历了超过20年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的经济水平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年,越南的GDP总量为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万亿元,仅占中国的2.3%。即便与以制造业闻名的广东省比较,其GDP也只有广东的22%,甚至不到30%,仅略高于广西省。
越南的制造业虽表面繁荣,实则多聚焦于低端制造,产品附加值较低,许多产业实际上是从中国转移过去的。相比之下,包括广东在内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向中高端产业转型,涉及数控机床、航空装备、新型材料等领域,广东就有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全球强,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盈利能力,都远超越越南。
越南的工业基础薄弱,许多产品无法生产或成本过高,例如生产一把螺丝刀,中国的成本仅需1元,而越南可能需要3元。这导致越南的原材料、配件、工具甚至技术大多依赖于中国进口。比如在纺织行业,尽管工厂设在越南,面料和纺织设备却需要从中国导入,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另外,越南的基础设施尚待改善,尤其是电力供应问题尤为突出。与便宜而稳定的火电不同,越南主要依赖水电,占电力产量的近40%,但发电效率不稳定,一到旱季就可能面临大规模停电,为众多投资建厂的外资企业带来了困扰。
因此,尽管越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庞大的人口红利,但在供应链、产业链升级、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要想真正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仍需克服重重困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