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外的苗家人同根同源迁居老挝,依然会
说到苗族,很多人就会想起湖南、云南或贵州等地的苗寨。但实际上,苗族是一个发源于长江中下游的跨境民族,并且于上古时期就开始四下迁居至西南和中南、华南等地。年前的18世纪初,湖南和云南、贵州区域的部分苗家人开始迁往东南亚各国,其中就有一个家族留在了老挝华潘省三联市40公里处的小村子。机缘巧合下,居然在这里遇到了同根同源还会说中文的苗家人...据老挝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5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老挝境内生活的苗族人有46万之多,约占总人口的7%。主要集中在华潘和川圹两省,被越南人称为“苗人”或“蒙族人”,还有一些带有歧视意义的称谓。年战后,约有30%在老挝定居的苗家人,不得不沿着这条路去泰国避难,大部分人都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突突车经过村子边时,看到三三两两的当地人带着孩子在刺绣,虽然说越南和老挝也有类似中国的刺绣文化,但花色以及染布明显不同。因而停车让向导去问了问,结果,当地女子居然用稍显别扭的中文问道:你们是中国人吗?原来,这个村子就叫“苗人村”,他们虽然移居这里已经近年,但口口相传却依旧会说简单的中文。由于当地并没有什么就业机会,男人们基本都在市内工作赚钱养家,妇女就只能在家刺绣售卖给路过的游客。这些辍学的孩子们看到陌生人并不害怕,或许是长期接触游客的原因,虽然不会向游客索要钱财,却也一直跟随着。如果按照老挝人的叫法(名前姓后),这个13岁女孩应该叫亚目·冯希,但她却开口用中文说“我叫亚目,我爸爸在昆明...”原来,亚目的爸爸在昆明专职给中老贸易公司做翻译,而妈妈身体不好一直卧床绣点钱包钥匙包等等小物件,她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出来摆摊。有时候游客路过的多,一天还能赚上二三十美元,但多数时间都是空手而归,毕竟,这里没有几个游客会停车游览。手工制作极其精美的小挎包,一个卖25美元左右,却没有大人看守,只留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姑娘。看到我们过来,她急忙穿过马路去叫妈妈,我们只能跟随护着她过马路。跟所有苗家人一样,老挝苗人村的妇女们个个都会一手好刺绣,女孩的妈妈不是苗族人,也不会中文,只是腼腆的笑了笑低头继续手工。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以苗绣为生,除了刺绣,甚至连水果摊都没见到...听亚目说,这个村子几乎都是苗族后代,由于太穷外面的女人并不愿意嫁过来,村子的人口也就在人左右。白天在这里几乎见不到壮年男子,只有傍晚的时候他们才回家吃饭。当同行的朋友问亚目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吗?亚目两眼放光的说:“我在爸爸的手机里看到了好漂亮的大城市(昆明),那是中国最漂亮的地方吗?”说实话,我们都有点心酸...只能跟亚目说:“中国很大,漂亮的地方也很多。你好好读书,以后到中国来慢慢看...”
上一篇文章: 老挝年轻人为什热衷学中文当地导游说出了答 下一篇文章: 老挝人选美中国游客到老挝游玩,实拍老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