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唯一跨境隧道贯通中国日报网
中老铁路唯一跨境隧道贯通(陈畅摄)中老铁路唯一跨境隧道贯通(陈畅摄)中铁二局技术人员在隧道内开展测量工作(陈畅摄)9月13日上午,由中铁二局承建的中(国)老(挝)昆(明)万(象)铁路友谊隧道安全贯通。至此,中老铁路国内段隧道工程已完成97.5%,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友谊隧道位于中老边境,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隧道,一隧连两国,也是中老铁路唯一的跨境隧道,隧道全长9.59公里,其中我国境内7.17公里,老挝境内2.42公里,设计时速公里。为体现中老两国传统友谊,隧道取名为友谊隧道。攻克单线隧道软岩快速施工和变形难题友谊隧道我国境内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磨憨经济开发区,国外段位于老挝最北端的原始森林地带,局部含盐量高达80%以上。隧道地质复杂,Ⅳ级围岩占75%,Ⅴ级围岩占25%,围岩以泥岩、砂岩为主,夹有岩盐和石膏,岩体破碎,遇水软化、自稳性差,是Ⅰ级高风险隧道。“泥岩加砂岩在工程上称为软弱围岩,就像种庄稼的泥土一样,见水就溜,施工过程中易滑塌、变形,安全风险极高。”中铁二局玉磨铁路项目部经理罗恒富说,针对软弱围岩施工难题,我们采用“短进尺、快施工、快封闭”的短台阶施工工法,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避免滑塌和变形,确保围岩及时封闭,攻克了隧道软岩快速施工和变形控制难题,提高了施工进度。攻克岩盐地质高侵蚀性世界性难题隧道均处于盐岩侵蚀环境,对隧道结构腐蚀性大,国内外罕见。盐岩是食盐结晶之后形成的石头,强度低,遇水就变成盐水,侵入混凝土结构后,对钢筋腐蚀性极大。为保证工程质量,年6月开始,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中铁二局、铁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历经16个月的努力,于年9月达到混凝土实体强度指标要求,攻克了岩盐高侵蚀性世界难题。经专家评审,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据悉,隧道采用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C50、C45混凝土,以抵抗盐岩和石膏对混凝土的侵蚀。钢筋采用环氧树脂钢筋,其与普通的钢筋不一样,就像给钢筋穿上一层“防护服”,使其免遭盐水的侵蚀。施工中,局部地段遇到高含盐段,为攻克这种罕见的地质,建设各方先后邀请隧道、地质、材料等方面的专家多次到现场勘查和研讨,确定了“注浆堵水、全包防水、圆形多层结构、强化材料防腐”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我们采用了65米长栈桥、全封闭抗浮模板等多项盐岩隧道专用设备,从工装和工艺上对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给予了最大保证。”项目部总工程师王光辉说。师徒同心齐追梦你追我赶来相会今年50岁的潘福平,从事铁路隧道施工27年,是中铁二局玉磨铁路项目部的副经理,负责友谊隧道国内段的施工组织。他的徒弟白小可,承担友谊隧道国外段的生产组织。虽然两个工地相距不到10公里,但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两人却很难跨国见上一面。友谊隧道国内和国外段围岩相似,但又不同,师徒俩人每天都要通话,既是彼此间的问候,更多的是工作经验和施工技术的交流。师徒俩都铆着一股劲,比进度、比质量,你追我赶!“我和小可有个约定,隧道贯通时,我们要在隧道里来一次拥抱,拍上一组合影,毕竟我们共同在一座隧道里磨砺了多个昼夜。”“我想坐着火车去中国看长城”“我想坐着火车去中国看长城。”这是友谊隧道国外段施工现场老挝籍员工通桔的梦想。通桔在工地上负责钢筋绑扎工作,他说自己从小到大只是在电视和互联网上看到过火车,并没有真正体验过,有幸参加中老铁路建设,他很兴奋。像通桔一样,从友谊隧道施工开始,老挝当地很多人慕名前来,想看看铁路是怎么修建的,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坐上火车去远方看看。“友谊隧道贯通,标志着中老铁路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刘俊成说。目前,中老铁路国内玉磨段93座隧道已贯通80座,剩余13座,长10公里,隧道工程已完成设计量的97.5%,路基、桥梁已基本完成,铺轨、站房等工程正按计划全力推进。中老铁路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全长多公里,建成通车后,云南省昆明市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小时左右,至老挝万象有望夕发朝至。(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上一篇文章: 中老铁路老挝首趟国际旅客列车从万象发车, 下一篇文章: 南洋是指哪个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