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役军人丨李春富澜沧江边的健康卫士
「本文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9月4日消息(记者杨鸿张灵雨)李春富,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人,年出生,年入伍,先后在云南省军区某边防团和解放军第60医院、62医院服役,年转业后被安置在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现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工作。脱下军装30多年来,李春富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和初心,潜心疟疾、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研究与防治,并取得多项学术性成果,多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年退休后,李春富被单位返聘,至今仍奋斗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一线。
李春富(第二排右一)在部队时,与战友的合影
奔腾不息的澜沧江从云南省普洱市穿境而过,滋润着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这个以盛产茶叶闻名于世的边陲小城,就是被誉为“健康卫士”的军转干部李春富多年来扎根奉献的地方。如今,年过花甲的他虽已退休多年,却仍然奋斗在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一线。李春富说,只想为社会、为人民多尽一份力。
李春富:这么多年来,每抢救一个病人,我的心里都会感到非常欣慰。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事关人民健康,尽管现在我已经退休了,但还是觉得,只要单位有需要、乡亲有需求,我就应该发挥余热继续战斗。
李春富深入偏远农村为村民防病治病
65年前,李春富出生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一个彝家山寨。那里群山交错,河流纵横,本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好地方。然而,由于蚊虫肆虐,导致各种寄生虫感染和传染性疾病不时发生,让乡亲们深受其害。
李春富:当年,在我的老家,包括我的姐姐在内,很多人都感染过寄生虫病。那时候,好多人长期贫血却找不到原因。医院作检查,才发现他们身体内有寄生虫,是得了传染性疾病。
如何才能杜绝病虫感染,让乡亲们的身体不受侵害?当时,年幼的李春富虽然懵懂,但这个想法却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年3月,高中毕业的李春富参军入伍到了部队。年,他考上了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从此与医学结缘。毕业后,李春医院担任军医,直到年转业回到家乡。在工作安置时,面对多个单位的岗位选择,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设在普洱市的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决心投入到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战场。
李春富: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要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当地百姓作贡献,一定把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降到更低。
李春富和同事们在西藏墨脱地区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医院担任军医时,李春富主要从事检验方面的工作,虽然都是卫生行业,但所学知识与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治有很大的专业跨度。面对新岗位带来的新挑战,李春富拿出军人锲而不舍的钻研劲头,从头学起,不断攻坚克难。
李春富:转业之后,我看了很多业务书籍,内容涉及到寄生虫或者抗疟药物方面。如果要进行临床研究,我就会看这方面的书,比如对疟疾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同时,我还会主动地向单位的老同志、老专家请教,边学边干。
年,李春富在缅甸佤邦研究抗疟药物
上世纪80年代,滇西、滇南等地的偏远农村还不时有疟疾流行。根据全省疾病防控规划的要求,李春富就和同事前往疟疾高流行区开展为疟疾病人“送医送药”服务。由于对疟疾病例的筛查、观察监测和救治工作周期较长,他们常常在基层点上一待就是几十天。
李春富:我们每一次到基层去,都要在一线工作很长时间。无论收治多少病人,30个、10个,哪怕只有一个病人,我们都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对他们进行临时性观察,每天早、中、晚涂血片、量体温,给他们服药,开展随访,整个过程下来,至少需要28天才能结束。
那段时间,孩子年幼,爱人工作也忙,而李春富和同事经常深入偏远地区的乡村,每年在外的驻点时间少则多天,多则大半年。因此,他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错过了孩子成长时期的陪伴。
李春富:记得有一次出差,那时我女儿才三四岁,过了两三个月才回家,她都认不出我了。我爱人在商业系统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也没有很多时间照顾孩子,多数时间只能靠老人或者其他的同事帮着带一带。一开始,我爱人还不太理解我的工作,但是时间久了,她也非常理解支持我了。
李春富在老挝给当地群众采血查疟原虫
由于疟疾的流行大都发生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李春富就要和同事们身背“药箱”跋山涉水去救治病人,不仅沿途会有被毒蛇猛兽咬伤的危险,有时在渡江过河时,也会面临生死攸关的惊险时刻。
李春富:有一次,我们去往西双版纳,渡过澜沧江的时候,需要坐当地的横筏船。这种船,其实就是在一段树木的中间开槽,人坐在里面,用两臂扶着小船的两边,一晃一晃地渡河,风险非常大。此外,西双版纳还有马蜂、蛇,路上泥多又滑,困难确实不少。
李春富在柬埔寨给当地学生采查疟原虫
在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传染病面前,研究与防控同样充满风险。一到夏天,西南地区潮湿炎热,被蚊虫叮咬是家常便饭,而蚊虫正是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年,李春富和同事在深入西双版纳地区为村民防病治病时,不幸感染了疟疾,病痛的折磨,在他身体里持续了整整三年。
李春富:那次,我们去现场的七八个工作人员全部感染了疟疾。我是到了那里后,在第12天下午,就感觉到全身发冷、四肢酸疼、腰疼。在第13天的时候,疟疾就彻底发作了。到第2年同样的时候,疟疾再次发作,第3年的3月初,疟疾再次发作。就这样,连续发作了3年才彻底痊愈。
年9月初,李春富深入云贵川地区开展传染病研究
在困难和风险面前,军人出身的李春富并没有退缩,而是一直怀着服务人民的献身精神,始终坚定地“铆”在岗位上,全身心投入工作,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和防治工作的新突破,推动国家的抗疟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
李春富:现在,我们国家消除了疟疾。但是,如果没有老一辈或者我们这些人做这些研究工作,我们云南、海南、安徽、河南这些地方是做不到消除疟疾的。
李春富把多年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为了推广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经验和技术援助输出服务,李春富和同事又接受了新的使命:深入中缅、中老等边境地区,开展抗疟药物耐药性监测、蚊虫习性调研、蚊媒形态学研究和资源库建设。一次,在国外的疫区进行疟原虫培养工作时,由于当地条件有限,缺乏专业设备和电工人员,为了不中断研究,他就自行动手安装使用,不慎触电受伤。
李春富:培养疟原虫,需要用到温箱和冰箱,这就需要接电线。我们对电工业务不太熟悉,我接电线的时候,电灼伤了我的手,直到现在还有一个疤。
专注传染病研究和防治这么多年,李春富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撰写科学论著40多篇,研究数据被世界卫生组织连续多年采用,研究的“中国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的变迁”、“延缓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类药物抗性的现场和实验室研究”等7个课题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李春富也被云南省卫生厅表彰为“九五”疟疾防治规划先进个人,年被评为云南省“最美退役军人”。荣誉和成绩面前,李春富一直保持谦逊的姿态。
李春富:在我看来,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或者将来。无论我在当兵还是转业到现在的单位,一直都有那么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不断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激励着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李春富的全家福
在单位,李春富一直心系人才建设。在工作之余,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把多年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并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带领他们奋斗在传染病防治一线。
李春富:作为一个老同志,最为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尤其是作为一个退伍军人,更要具备敬业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多为年轻人作表率。
年过花甲,李春富仍然奋斗在传染病防治一线(杨鸿摄)
年,李春富办理退休手续后,曾有一些公司高薪聘请他,但是,心系人民健康的他还是选择了留在原单位。虽然年过花甲,李春富依然多次深入到云南红河元江流域和西藏林芝等地,开展小型兽类及其寄生虫调查,探寻传染病防控的新办法。
光阴流转,岁月无言。迄今为止,李春富从部队转业归来,已经在传染性疾病的研究与防治领域坚守了整整36年。如今,已经年满65岁的他,依然胸怀军人的赤胆忠诚,冲锋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