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室,涵古汲今,酸枝藤面文榻
涵古汲今『藤面文榻』
尺寸:*81*48cm
床无围曰「榻」。由于设计简练、质量轻便,此类坐卧用具在中国家具史上很早就占据了一席之地。榻,自古以来是文人士绅居室的正式卧具。皆使用软藤屉做面,无论坐躺都十分舒适,如幕天席地般放松。
榻作为家具陈设起源极早,殷商时期以石材和青铜制成,用来放置青铜礼器。至汉代时,已成为像征使用者地位尊贵的坐具,有许多宴会场景都描绘了席间最重要的人物坐于榻上。
明沈周《岸波图卷》明代的书画及木刻版画中也常有描绘文人或仕女在庭园内溪林边休憩于卧榻之上的情景。上海博物馆馆藏明代画家陈洪绶作《斜倚熏笼图》轴,可见一妇人怀抱细竹篾条编制成的熏笼,拥被斜倚于榻上;榻身四面平、马蹄足,简练优美。另一幅明代画家丁云鹏所作木刻版画中,则刻画了一位文人倚坐在书斋内宽大的卧榻之上,身旁摆满书卷,等待他的侍从奉上茶点。苏州博物馆藏明沈周《岸波图卷》也描绘了波委云集的水岸边草堂内,一逸士合手独坐于榻上,望向密林山川的情景。
明沈周《岸波图卷》截图《长物志》中也有详述:「云林清秘高梧古室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具冷,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而榻的功能也多种多样「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燕衎之暇用以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罗肴核、施枕簟,何施不可」。
榻是一种坐、卧、依凭皆可的家具,不是卧室的床,却可置于窗下、院中随意小憩,不是客堂的椅凳,却能对坐清谈无不便适。榻的出现与使用总是伴随着文人的生活起居,可入诗画、可伴闲情。
此榻精选上等的老挝大红酸枝黑红老料制作,造型简约,全身光素,无束腰,尺寸小巧,为一人所用之“独眠床”,制式高古,尚有大漆家具造型特征,躺卧舒适。面框为立帮式,上方平素,宛如石板,平整雅洁。榻面镶藤编软屉,以七根硬木穿带支承,结构简练,工艺精巧。
面框下直牙板,用料充裕,颇厚重,其内有燕尾销加固其与边框的连接,牙板两头则制成与腿足圆格角相接,牙板与腿足光素无纹,甚为简练。腿足直落于地,内翻马蹄,装饰是一种合理、科学、美观的做法。榻上配有炕几,可同来客品茗,对弈,研读。自用待客都是周到得体,颇有仪式感。
卧榻有别于罗汉床、架子床和炕,榻之上不设任何围子、立柱、顶棚等装置,此种榻略高于地面的高度,为使用者隔绝了地面的阴冷潮湿,也因此更具普适性,无论是卧室书斋还是亭台轩榭,皆可安放,可谓明韵简约之风的最佳示例。#古典家具#
喜欢的朋友记得下方评论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