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上好日子,丝路一家亲命运与共人民

图①:年4月30日,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的师生在读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本报记者孙广勇摄图②:年5月,埃塞俄比亚亚的斯公立小学的学生在使用中国援建的饮水和洗手设施。中国扶贫基金会埃塞俄比亚办公室供图图③:年6月25日,在蒙医院,中国援外医生在给当地儿童看病。本报记者霍文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实现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让民众过上好日子是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我期待着更多像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一样的民心相通使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合作、造福民众。”两年前,习近平主席在给老挝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民间合作指明了方向。

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发起“丝路一家亲”行动。迄今,“丝路一家亲”行动推动中外社会组织建立起近对合作伙伴关系,共开展余个民生合作项目,涉及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社区发展等多个领域。这些行动促进了沿线各国民间社会的文明交流和互学互鉴,不断巩固人民友好情谊,凝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白衣天使,走出护佑生命路

“中国之旅是一趟巨大的惊喜之旅。”看着儿子现在蹦蹦跳跳的样子,住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汗乌拉区的恩赫奥特根感叹不已。

年5月,中国医生到乌兰巴托筛查先心病患儿,恩赫奥特根8岁的儿子符合手术条件,当年12月便前往中国无锡接受免费手术,如今已经痊愈。“我们再也不用四处奔波、求医问诊,孩子能和同学一起上体育课了,还常常帮忙做家务。我们真心感谢中国医生给孩子带来健康!”妻子奥特根格日勒说。

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与蒙古国红十字会、阿富汗红新月会等合作开展多期“天使之旅——‘一带一路’大病患儿人道救助计划”,累计为数百名蒙古国和阿富汗先心病患儿提供免费手术治疗。“项目惠及蒙古国21个省,很多患儿拥有了崭新人生。我们希望继续与中方合作,为更多孩子和家庭创造健康生活。”蒙古国红十字会总秘书长宝勒尔玛说,蒙中还开展眼科医生、急救培训师等培训项目,提高了蒙古国公共卫生水平。

中国民间组织派出多批医疗专家队伍赴巴基斯坦、布基纳法索、古巴、蒙古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医疗援助;“一带一路·光明行”行动帮助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数千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为蒙古国、伊拉克、孟加拉国、医院、医疗中心等,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使民众看病更加便捷……

蒙古国卫生部长蒙赫赛汗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帮助蒙古国援建了5医院,切实解决了蒙古国儿童医疗资源不足的难题。”乌兰巴医院院长巴斯特表示:“这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去年3月,中促会在“丝路一家亲”行动框架下发起民间抗疫共同行动,支持民间力量以物资捐赠、经验分享、志愿人员派遣等方式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帮助。仅3个月间,就推动近60家社会组织、企业和民间机构在50多个国家实施80余个国际抗疫合作项目,举行线上经验交流活动40余场,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民间力量。

助力教育,建起“会长大的学校”

年9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尼泊尔发起贫困青年职业培训项目,多名尼泊尔年轻人参加管道工和电工职业技能培训,迪利普就是其中一名。疫情防控期间,迪利普作为社区电工,参与房屋布线及电力维护工作。

“3个月的高强度技能培训,让我学会电工技术,还建立了工作自信。”迪利普说,项目帮助许多年轻人获得技能、找到工作,“未来我们将继续增强本领,争取更好的职业发展”。

尼泊尔国会议员拉简说:“尼泊尔大地震后,许多房屋和道路陆续重建,需要大量技术工人。中方支持的项目将提高当地年轻人职业水平,非常符合尼泊尔的需要,一些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就业机会。”

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支持下,老挝农冰村小学的校舍焕然一新,中国志愿教师也在当地开展支教工作。“中国长期以来给予老挝全方位帮助,特别是在教育和基础设施领域。”老挝驻华大使坎葆·恩塔万说,农冰村小学已更名为“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成为新时代老中友好的象征。

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瓜达尔市,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捐建了法曲尔小学,许多儿童圆了上学梦。在中方支持下,学校几经扩建,升级为法曲尔中学,能容纳名学生。去年6月,中方团队克服疫情困难,完成新一轮学校扩建。当地民众说,中国朋友带来了“会长大的学校”。

“从许多民生合作项目来看,中国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5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