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友谊路跑出加速度
截至12月2日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一年
交出亮眼成绩单
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
货物万吨
运输安全保持稳定
中老铁路已成为
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不仅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也为共建“一带一路”
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
一是旅客出行便捷高效。“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运行安全、绿色、快捷、舒适,大幅缩短了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受到两国民众青睐,成为出行首选。铁路部门科学分析客流变化,精准投放运力,丰富客运产品供给,优化站车服务举措,较好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42列,单日最高开行65列、发送旅客达5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实行多语种服务和计次票、定期票新型票制,在11个车站推出空铁联运产品,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6列,单日最高开行10列、发送旅客近人次,累计发送旅客万人次;陆续开通嘎西、孟阿、纳磨等客运站,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由开通初期的7个增至10个,实现动车组与普速列车共线运行,在老挝主要城市开设售票点,延长预售票时间,极大方便了老挝人民乘坐火车出行。
二是货物运输强劲增长。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国际物流大通道,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压缩,运输需求十分旺盛。铁路部门加强货物运输组织,提升运输能力和效率,货运量持续攀升,中老铁路单月货运量、跨境货运量等指标屡创新高,目前较开通首月分别增长约3.5倍、4倍,发送跨境货物累计超过万吨。加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万象南站换装场建成,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全线已开通14个货运站,建成泰国曼谷、林查班和越南胡志明、海防等城市海外集装箱还箱点,货物运输更加便捷;加强海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行快速通关和转关模式,大幅提升口岸通关效能,逐步压缩货物通关时间,实现昆明至万象最快26小时直达;减免铁路集装箱保证金和用箱费用,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创新“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国际运输模式,开行定点、定时、定线、定车次的中老“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跨境货物列车由开通初期的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2列。
三是运营管理安全稳定。中国先后派出名涵盖各个铁路专业领域的技术管理人员到老挝,协助老挝开展铁路运营管理工作;加强老挝本土学员培训,余名老挝员工培训合格后已参与到中老铁路运营工作中,成为老挝第一代铁路技术人才。中老两国员工携手合作,广泛采用卫星地图、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强化基础设施巡查、检修和维护,深入开展防洪防汛等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了设备设施质量状态持续良好,经受住了繁忙客货运输和特大雨季、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确保了国际运输通道安全畅通;加强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中老铁路绿色长廊,针对穿越10多个亚洲象家族群活动区域的实际,采取设置巡防岗亭、栅栏以及防范预警系统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小对野象活动的干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格按照中老两国政府要求,落实站车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进出站测温、通风消毒,设置隔离席位,强化职工自身防护,营造了健康安全的出行环境。
四是辐射效应显著增强。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年来,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给中国、老挝以及临近的东盟国家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机遇和红利,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老铁路激活了旅游经济,从老挝万象前往北部重要旅游城市琅勃拉邦,85%的游客选择乘坐火车,推动了沿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资源开发,有效带动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磨丁经济特区等经济园区发展,加速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促进了沿线各类产业扩能升级,老挝铁矿石、木薯粉、橡胶等产量分别新增万吨、万吨、万吨;促进了经贸往来,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多种。
我在中老铁路开火车
人物简介:刘银能(中文名),22岁,家住老挝波乔省会晒市。曾留学中国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后进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工作,学习动车驾驶。
中老铁路开通已满一周年了,现在想起开通的那一刻,我依然会心潮澎湃。
年的12月3日,在中老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我穿着制服,作为老挝方驾驶人员代表,向中老两国领导人汇报发车准备工作就绪。
随着一声“发车”的指令下达,两辆客车分别从老挝万象和中国昆明开出。
这一刻,老挝人民已经期待很久。
中老铁路中国段,复兴号动车飞驰在西双版纳州橄榄坝大桥上。杨林摄
通车印象
火车开通当天,每到一个站,都会看到很多老挝民众在安全距离外抢着和动车合影,动车也迅速成为老挝的“网红”,网络和社交媒体铺天盖地都是中老铁路动车的照片视频。不少老挝民众纷纷点赞留言:
“我们老挝也正式跨入火车时代了。”
“想坐火车不用再出国了。”
“动车组是用我们老挝国旗颜色涂的,很漂亮。”
……
同样,心情激动的还有我的家人。此前,因为怕出错,我一直没敢告诉家人由我代表老挝驾驶人员向领导人汇报。在开通当天,任务比较多,我也没来得及跟家里人联系。
中老铁路老挝段运行的澜沧号动车组。陈畅摄
直到第二天,我打电话给家里。聊起来,父母说:“昨天的开通仪式,我们从电视上开到了,那个汇报的人很像你。”
我呵呵一笑,得意地跟他们说:“那个人就是我。”
听到这话后,电话那头的母亲喜极而泣,爷爷奶奶和妹妹都争着和我通电话。
在家人眼中,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到站在了中老铁路通车仪式现场,成了他们的骄傲。
很快,我的事迹在家乡传开了。家乡的亲友、老师等很多人都打电话来问候,持续了三四天,电话才消停。
刘银能(右一)与师父邬俊鸿在动车组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深刻教训
我能站在这里,要感谢中老铁路的修建,也要感谢带我的中国师父邬俊鸿。邬老师今年38岁,此前已在中国当了18年火车司机。
中老铁路开通前夕,他就和其他中国铁路系统工作人员一起,来到老挝,教授我们这些老挝铁路新人相关知识技能。
这一年来,我作为老挝方的火车司机学员,跟着邬老师学习开火车。
中老铁路老挝段坡度大、坡道长、隧道桥梁较多,对火车平稳驾驶操作要求很高。
邬老师和他的中国同事们很敬业,忍受着老挝的炎热和数不胜数的蚊虫,在开通前反复演练了很多遍,有时忙得一天只吃一次饭。通过他们的反复演练,制定了中老铁路老挝段机车的平稳操作方案。包括每个坡度手柄操作要到几级、进出站速度要多少、对标停车误差不能超过1米等细节的操作要领都做了详细记录。
对我而言,当老挝的第一代铁路司机很荣幸,但学习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一开始学规章,我除了听得懂邬老师他们讲的汉语,其他专业知识都不会。而规章是铁路行车最重要的内容,没有捷径可言。为了尽快掌握,我会在休息时花时间去记熟记牢。
虽然如此,走进机车驾驶室里,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紧张,经常会出错。
特别是喊信号出错那次,让我印象深刻。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跟着邬老师开车进站。
“右侧站台……”我刚喊出这几个字,还没等邬老师喊出“对标停车”,立刻被邬老师打断。
“是左侧站台!”
趁着动车停站的间隙,邬老师很严厉地跟我说:“如果有一天你正式操作,你知道喊错会造成什么后果吗?刚刚如果不是我判断,作为司机随着你喊的信号开错门,乘客掉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
“在铁路上工作要严谨,执行作业标准要手到、眼到、心到,错了就没有弥补的机会。”邬老师接着提醒道。
我犯了错,还有人能给我指出来,我很幸运。
为了避免再犯错,下班后,我向邬老师请教。
他特地在黑板上画出铁路,把信号标出来,安排我们两人为一组,模拟司机副司机反复练习,直到练到喊信号与手势匹配为止。
老挝此前没有铁路,包括我在内,一开始不太清楚铁路是一个系统,各系统之间需要密切配合,火车需要调度才能行车。所以会向邬老师问这样的问题:“机车行车为什么要喊信号?”
“信号就是机车的指令,我们作为机车的眼睛,要根据动车信号行车,没有信号不能前进,不能有一点马虎。”邬老师很耐心地解答。
刘银能(右二)和同事在万象站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细心的邬老师
包括邬老师在内的中国老师,他们都很认真负责,对我们知无不言,一个部件及作用原理,都要反复讲好几遍,直到我们弄懂为止。
他们在工作上对我们倾囊相授,在生活上也是关怀备至。
有一段时间,我奶奶生病了,又遇到疫情暴发,就医不方便。白天要上班没法联系家里,晚上回来已经很晚了。惦记着奶奶,又无法回去看她,我心里很不好受。
没想到,邬老师看出我有心事。
一天下班后,他特地约我出去散步,我们绕着操场一边走一边聊天。
“我们铁路员工都是这样,有时候家里有事回不去,工作岗位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邬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中老铁路其他中国老师的经历,安慰我、鼓励我。
聊完后,我心里暖暖的,畅快了许多。
工作中,包括邬老师在内的中国老师与我们是师徒关系,大家都很严肃,严谨对待工作。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一起打球,其乐融融。
在邬老师和其他中国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今年3月,我顺利考取了副司机资格,感觉自己离司机又进了一步,待考上司机资格,我就能亲自操作开火车了。
刘银能(右一)和同事在动车上合影。受访者供图
父母坐上我参与开的火车
开通运营一年来,中老铁路已成为老挝的名片,推动老挝经济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一是现在每天开行3对客车,到周末还会增开,乘客经常爆满,而且有很多来自泰国、欧美等国家的游客。二是每天在机车室,随着火车前进,可以清楚地看到,铁路两边的建筑越来越多,有很多工厂、物流站在建设。
令我自豪的是,爸爸妈妈也坐上了我参与开动的火车。
那天,我和中方老师一起把火车开进站,远远地就看见他们站在站台上,但是我任务在身,没有联系他们。
第二天,我给妈妈打“妈妈,昨天你们坐火车时,开进站的是我。”
“我没看见你啊。”妈妈疑惑,反问道。
“我在最前面的司机室。”我笑着回答。
在工作期间,我不能擅离岗位,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国家负责。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学无止境”,用到我现在的岗位上也很适用。虽然现在我考过了副司机,也不再会喊错信号,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紧急区间运行、非正常处置等,在足够的知识储备之外,还要有足够的经验应对。
作为老挝第一代铁路司机中的一员,我的责任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认真学习,为国家的铁路事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来源:人民网、中国铁路、央视新闻
人民网记者:符皓
责编:戴菲王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