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木器04老挝大红酸枝
三大贡木的名号彰显着尊贵地位,红润深厚的色彩展示着喜庆吉祥。或许并没有海南黄花黎的稀缺珍贵,也不及印度小叶紫檀的雍容典雅,但老挝大红酸枝以其独特的色泽纹理与美好寓意俘获了清朝帝王贵胄的心,成为与海黄、紫檀并驾齐驱的老红木界三驾马车之一。
作为清朝统治者钦点的紫檀替代品,老挝大红酸枝于清朝中晚期初登家具舞台。起源于清朝,盛名于民国,辉煌于现代,一路走来,老挝大红酸枝家具已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这一百多年来,大红酸枝见证了中华民族由沉沦走向复兴的非凡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红木由落魄走向兴盛的光辉历程。
红,寓意着红红火火,在国人的传统观念,红色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而老挝大红酸枝正是因“红”得名,红得通透、红的深沉、红的厚重,底色红润的老挝大红酸枝也因此备受国人推崇,加之其皇家贡木的尊贵身份,使其成为近现代中产阶级竞相收购珍藏的对象。
红润的底色彰显华美,不亚于海黄的美丽花纹则别添韵致。老挝大红酸枝木料上一条条漂亮的黑筋以极具表现力的形式,蜿蜒盘曲在深红的底色上,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造物之奇,竟塑造出如此鬼斧神工的艺术珍品。
虽不及海越黄和紫檀那般稀缺,但近年来乱砍滥伐同样让珍贵的老挝大红酸枝走向了濒危的境地。由于国内尚有存量,市面上大红酸枝制品多以家具为主,手串手把件为辅,但家具价格却已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其也由此成为富人彰显财富和地位的奢侈品之一。
老挝大红酸枝简介:
老挝大红酸枝的学名为交趾黄檀,又称大红酸枝、老挝红酸枝、红枝、红木、老红木。老挝大红酸枝原产于亚洲的中南半岛,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等地。此外,其在缅甸、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等国也有少数分布。
老挝大红酸枝是我国传统三大贡木之一,如果说黄花梨引领了明式家具潮流,小叶紫檀造就清朝前半叶家具盛世的话,老挝大红酸枝则促成了清朝后半叶宫廷家具的辉煌。相对而言,老挝大红酸枝比起黄花梨和印度小叶紫檀的分布面积更大,数量也更多,但清朝及民国时期的乱砍滥伐让其数量急剧减少,而近些年来也遭遇了毁灭式砍伐,目前也已经濒临灭绝。
老挝大红酸枝心材具有一定光泽,强度高、硬度大、底色十分漂亮,纹理通常为顺纹,结构细而均匀。其木质则坚硬细腻,可沉于水,通常要生长数百年才能使用。它与其他木材的不同,主要在于其木纹在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色条纹,让人有古色古香的感觉。老挝大红酸枝在颜色、油性及品质上的区分较为复杂,优质的大红酸枝呈橘红褐色、紫红褐色、深紫色,木材含油量越高、底色越接近小叶紫檀或山水纹越多者越上乘。
老挝大红酸枝加工性能好,创面光洁。目前在我国主要用作高级家具、工艺雕刻、乐器、装饰单板、高级地板、高级车厢、钢琴外壳、镶嵌板、缝纫机、体育器材、工具等。此外,用老挝大红酸枝制作的摆件、手串和手把件也很多。
笔者心语:
红酸枝作为红木的一个门类,其品种很多(7种),但作为中国传统用材,老挝大红酸枝的历史、人文、知性和地位是其他红酸枝所不具备的,另外老挝大红酸枝的数量也较少,故此很受玩家推崇。
据笔者所知,目前老挝大红酸枝已经濒临灭绝。主产区老挝、缅甸等地已经砍伐殆尽,尤其是老挝北部料更是稀缺。目前国内用于制作家具的除了一些以前的存料外,主要以柬埔寨料为主。现如今,唯一拥有大量老挝大红酸枝的国家是泰国,由于泰国的经济较为发达,其并不靠出口树木来换取经济利益,故此泰国目前还有一些存量(这大概也是未来家具商主要开发的对象)。
具体到商品市场,一套老挝大红酸枝家具大概在几十万,几乎已经是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最贵家具了。据某宝显示,销量最多的大红酸枝制品应该是单件家具,毕竟一整套家具的价格高昂。相对而言,小件的红酸枝手串和摆件比较划算。30MM的大手持(精品料)价格也就在几百元左右,普通人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谈谈老挝大红酸枝的开裂问题吧。由于老挝大红酸枝多产于东南亚高湿高热地带,在运往北方后往往会开裂,故此如何保养大红酸枝是个问题。依笔者经验来看,尽量不要在冬季从南方购买老挝大红酸枝,如果要买也尽量在夏季购买,让其有一个适应气候的过程,这样大红酸枝开裂的情况会少一些。此外,在刚收到老挝大红酸枝的时候,尽量在其表面擦一层红木保养油或保养蜡,可有效改善大红酸枝开裂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