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信号显现,这个造富机会要来了
文
史客郎
这两天,后天有小伙伴留言:拜登来东南亚了,他是不是来搞事的?
他当然是来搞事的。
今天就搞了一场事:我们都知道,这两天东亚峰会刚刚结束,拜登也参加了。
结果就因为他参加了,美国拉着日本、澳大利亚一帮国家,非要在联合公报里谈俄乌冲突,结果导致了分歧,以至于这场峰会没发表联合声明,最后只能以主席国柬埔寨自己的名义发表公报。
这只是前戏。
我之前说过:11月是东南亚的外交季,之后还有G20峰会,在印尼举行;然后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举行。
东亚峰会是第一场,光从这第一场,也差不多能猜出之后的两场会怎么样了。
说到这里,就要让小伙伴们猜一猜了:对我们个人的发展,这种情况是好事呢?还是坏事?
估计有不少人会说:大家大吵架了,不出大事就不错了,肯定是坏事啊!
如果这么想,那就错了。
这是非常好的好事。
大家还记得吧?我之前讲过,在未来十到十五年,还有一场造富机会。
现在这个机会正在来临!
为啥说今年东亚的峰会上,出现了吵架,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呢?
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东亚峰会。
这个峰会有13个成员国:东盟十国再加中日韩,也就是所谓“10+3”。
5个观察员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印度。
之前蒙古、东帝汶因为是潜在的成员国,也会参加。但在这次峰会上,东帝汶已经加入东盟了,所以今后将是“11+3”。
这个峰会,一年举办一次。
由东盟轮值主席国负责举办,今年是柬埔寨,明年是印尼。
看到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国家,大家就知道这峰会难办了。
肯定得吵架嘛!
我之前讲过:美国这次,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想在东亚峰会、G20峰会上,狠狠地来和普京干一场的。
所以峰会开没开场,就设计了不少套路。
先说第一件事:美国设计了一个套路,是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峰会发表视频演讲,演讲内容嘛,当然是骂俄罗斯了。
但这是东亚峰会啊。
你东欧的事,拿到东亚峰会上来讲,也太过头了吧?
结果东亚峰会官方发言人孔福就说了:对这事,东盟十国一起进行了商讨,最后共同决定,不能允许泽连斯基在峰会上发表演讲。
然后他说:要是利益相关方提出要求,东盟也可以扮演调解者的角色。
啥意思呢?
就是东盟十国团结一致,说:我们坚决保持中立!
拒绝泽连斯基演讲这事,很有勇气。
大家都知道:泽连斯基此人,最近这几个月,在西方媒体的热捧之下,可是讲遍全球啊,欧美各国的议会、G7峰会什么的,统统都讲过了。
讲着讲着,人家还飘起来了:对所有的国家,都用起了命令的口吻。
比如说德国总理朔尔茨,提供给乌克兰的援助不少,但乌克兰人嫌少啊,怎么做呢?它驻德国的大使就三天两头骂骂咧咧的,还给朔尔茨起了个绰号,说他是“猪肝肠”。
所以,很多人就说:乌克兰这国家,基本是讨饭讨出了新境界。
但德国给了钱,受了辱,还得忍气吞声。
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德国有那么点……贱?
那是没办法。
因为乌克兰背后是谁?
美国啊!
所以这次东盟国家联合起来,拒绝泽连斯基在东亚峰会上视频演讲,是什么意思?
等于会还没开,就先给美国当头一棒,告诉美国人:来东亚峰会,就好好谈谈东亚的事,别把你在别地方的破事,带到东亚来!
所以会还没开,美国这第一件事就搞砸了。
那怎么办呢?
在开会时,拜登只能乖乖地,谈怎么和东盟各国合作了。
结果搞笑了,在峰会上,他连出了两个状况。
一个状况是:他迟到了。
新闻媒体说:当时主席国已经在峰会召开致开幕词了,但拜登还没现身,美国的席位空了至少30分钟。
啥情况,不知道。
虽然只是细节,但东盟国家肯定不爽嘛,肯定觉得这是美国人表示对他们的不尊重。
东盟国家,其实早就对美国有看法了。
年时,特朗普觉得东亚峰会没啥意思,好几年没参加。
当时东盟各国就很不爽。
拜登上台后,嘴巴上说得很好听,讲什么要重视东盟各国,要纠正特朗普的错误之类的。
今年5月,还拉东盟国家领导人,去美国开了个峰会。
美国毕竟还是世界老大嘛!
跟着它,说不定有肉吃。
所以,东盟有好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就去了,结果拜登大讲了一通怎么对付我们,当时东盟各国就挺不爽的:你美国和中国是远隔数万里,我们可是和中国一没啥大的怨仇,二还山水相依啊!
但瞧在肉的份上,这些国家也就忍了。
结果没想到,拜登之后宣布:美国将给东盟十国1.5亿美元的援助。
听了这个数字,东盟各国领导人大概觉得眼前一黑:10个国家,分1.5亿美元,你这究竟是搞空手套白狼,还是打发叫花子呢?
你美国就算把这数字再乘以1万,让我们干,我们都不一定敢啊!
这1.5亿美元,还不如不说给呢!
这不是更说明美国对东南亚不重视吗?
各国的媒体原来还有些亲美的,那次峰会之后,东盟各国领导人回家之后,连它们的舆论都变了:跟着美国,好像没啥前途啊。
第二个状况是:拜登姗姗来迟之后,讲话一开场,就出了个笑话。
柬埔寨是这次峰会的举办国啊,所以拜登开场时,先表示感谢。
但他感谢错了!
他感谢了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可是南美洲国家啊!
他是这么说的:我想感谢哥伦比亚首相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发挥的领导作用,感谢他接待我们所有人。
现场的人瞬间傻眼。
更搞笑的是:这不是他第一次把“柬埔寨”说成“哥伦比亚”。
他启程时,也先说自己要去“哥伦比亚”,后来一想不对劲,才改口说去柬埔寨。
连人家的国家名字都记不住,能起什么拉拢作用呢?
这些都是细节,但接下来的表现,要是好一些,比如说慷慨一些,也就算了。
接下来,拜登开始讲美国准备怎么和东盟合作了。
他先讲了一个超级大的目标:解决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从气候到卫生安全,抵御对基于规则的秩序和法治的重大威胁,并建设一个自由开放、稳定繁荣、有韧性和安全的印太地区。
这些都是话中有话。
别的不解释了,光这个“抵御对基于规则的秩序和法治的重大威胁,并建设一个自由开放、稳定繁荣、有韧性和安全的印太地区”,就是美国的外交黑话,意思是要对付我们。
这么大的事,美国准备掏多少钱呢?
比上次稍微多一点。
8.5亿美元。
这次在场的东南亚各国领导人不会在眼前一黑了,因为对面是个什么主,大家经历过一次,已经都很明白了:话说得很大,但兜里没啥钱,还是来挑事的。
但俄罗斯人说话,就巧多了。
这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带队,他就说了:北约和美国正试图通过军事化来控制亚太地区,这条路线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建立了“澳哭死”军事集团: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现在还准备拉新西兰、加拿大、日本。
在场的国家,至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现在又多了个东帝汶,对这事,至少是很有感觉的,因为它们离澳大利亚近啊。
澳大利亚人对东南亚有野心,想来染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东南亚其他国家,也肯定不爽。
拉夫罗夫讲话时,拜登在听
反正就是各说各话。
好不容易峰会快搞完了,结果又出事了:联合公报该怎么搞。
峰会嘛,通常会搞个联合公报的。
结果美国拉着澳大利亚、日本什么的,跳出来了,说在联合公报里,还是要俄乌的事给写进去。这就有点过头了,既然东盟国家都一致说,不能让泽连斯基在峰会发表视频讲话,已经把中立态度表现得很明确了,怎么你美国和日本什么的,还不识相,要搞这东西呢?
所以最后就没发成。
美国它也不是成员国,只是观察员国啊。
这么一搞,等于来搅局,大家就很不爽。
但得等机会。
上面说过:东亚峰会是一年一办,今年是柬埔寨办,明年就轮到印尼办了。
所以在峰会结束后,要举办一个交接仪式:由柬埔寨首相洪森把宣布会议开始的木槌,交给印尼总统佐科。
佐科在交接仪式上,就说话了:东盟必须成为一个和平的地区,成为全球稳定的支柱,始终如一地维护国家,不成为任何大国的代理人。
之后他还说:东盟不应该让当前的地缘政治局势,演变为我们区域内的新冷战。
这段话啥意思?
就是表示对美国、日本在峰会上搞事情,感觉很不爽嘛!
在会前,明明已经告诉你们了:就事论事,不要把别地方的破事,拿到东亚峰会来讲。结果你们还是要讲,要来搞事情,这有点不像话哦。
说完了这次东亚峰会,就可以来说说未来的造富机会在那里了。
从这个东亚峰会,能看出什么来呢?
就是这些东盟国家,要比欧盟聪明得多,不管美国怎么拉拢或者怎么搞,他们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肯站在美国那一边的。
甚至连俄罗斯,他们都不愿意得罪,更别说我们了。
这些国家,能有这份认知、这份定力,是相当不容易的。更难的的是:东盟有十个国家啊,照理说应该是人多嘴杂,但大家居然还都秉持着这份认知,那就更不容易了。
大的局面稳定,就有合作的空间了。
现在整个世界,其实早就非常动荡,波诡云谲,比如说欧洲,现在就乱糟糟的,乌克兰在打仗,西欧也不太平,到处都在罢工。这个世界,经过这几年,还算毕竟平静、稳定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重点有哪些机会呢?
大致来说,是四个。
第一个是:东南亚人口和资源带来的机会。
整个东南亚,面积有约万平方千米,人口有6亿多,虽说国家不同,情况也千差万别,但机会不少。
首先是资源不同。
我们主要地处温带,但东南亚国家呢,他们主要地处热带。
大家产的东西,就有很大差别,像棕榈油、腰果、榴莲什么的,这些年进口不少。
前段时间还看到两条有意思的新闻,一条说越南人最近在不断地搞燕窝,目标市场就是中国;还有一条新闻说泰国这些年榴莲产量增加很快,但产量赶不上中国的消费量,所以国内的榴莲价格节节上升。
渔业,这些东南亚国家,岛屿密布,很多是珊瑚礁,生产鱼类,但这些国家的渔业其实不怎么样,渔船捕鱼技术不怎么样,更别说养殖了。中国的养殖技术,其实挺不错的。
当然疫情之后,还会有一波旅游。
所以在这些方面的机会,是很多的。
在人口方面,则是当地人的年龄结构,比我们这边要轻。
有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往东南亚转移。
对中国人来说,东南亚地区有个独到的优势:它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是很深的,很多国家华人挺多,和其他地方比,比如说非洲,做起事情来,相对还是要容易一点的。
人口多,当然市场也大。
第二个,则是交通带来的机会。
这又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东南亚这个地方,本来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它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界处,早就号称世界的“十字路口”。
要不然,新加坡人再有本事,也发展不起来。
但现在利用的,主要还是马六甲海峡,这个地方还有其他众多的海峡,要是大家合作得好,未来交通运输量会不断地增长,也就有了新港口、新机会。
另一个呢,则是我们在搞的泛亚铁路。
这事我之前说过了。
上张地图。
这些铁路路线,主要从云南昆明为起点。
之所以如此,并不奇怪。
其实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上,云南不少时候,其实扮演着挺重要的角色。大家不妨想想看,为什么袁世凯称帝,云南搞护国运动,就把袁世凯搞垮台了?
这背后就有经济基础,当时的云南通过滇越铁路,很多资源、产品什么的,能通过越南出口,可以赚到不少钱,这才有蔡锷护国运动起兵的本钱。
后来因为国际形势变化,很多地方的交通条件好起来了,云南又是崇山峻岭的,大家这才觉得云南是个内陆省份,好像比较封闭,其实那只是短暂时期的短暂感觉。
所以对云南,我们得给予充分的主意。
第三个呢,则是在今后,我们会越来越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
像去年年底,中老铁路通车,当时西方媒体那叫一个酸啊。
它们纷纷说:老挝,你这么穷的一个国家,搞这么一条铁路,掉进中国的债务陷阱了!
结果老挝人笑了,说怎么可能呢?中国人那么多,市场那么多,我们只要努力养牛,向中国市场多出口肉牛,就能把造铁路的钱给还清了!现在老挝人提了一个口号:争取每年向我们出口50万头肉牛。
老挝国土面积23万多平方公里,50万头肉牛也就等于半平方公里,也就是亩的地养一头牛,如果真好好地养,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顺便说一下:自从年起,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已经是东盟了。
所以这个机会是相当大,也相当多的。
还有第四个机会:金融。
前面所讲的,只是实体,但众所周知,在实体之上,也会有各种金融的机会。
而且要是能抓得住,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之前就说过,现在整个世界正在快速变化中,按照现在的形势来看,迟早有一天,从东南亚的诸多群岛到波罗的海,从北冰洋到南海,迟早会连起来的。
这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有些城市会因为这种连接,聚集了特别多的资源,因此从平凡中崛起。
拜登是美国总统,他自己到场,这份力量总够大了吧?
但东盟国家还是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这说明这些国家已经足够成熟,对自己的利益足够了解。这种国家是有前途的。
最深层次的大变局,已经开始了。
这个世界的又一扇大门,已经向我们打开了。你们看我写的东西,也不要光看着好玩,光看到热闹,还要看到机会,而且这种机会是很全面的,既有国家级的,也有企业级的,甚至还有单个人就能搞定的。
至于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就看大家各自的本事了,但既然是机会,就最好不要错过。
与此同时,我们将会见识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就以菲律宾保和岛的“巧克力山”镇文,这个岛上有多个圆锥体的小山,随着四季变换,山上植物的颜色也不同,旱季时会呈现出巧克力色,就像一块块巧克力。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