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为何不大面积种植印度和泰国长粒稻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家里平时都是以大米为主,尤其是八十多岁的老爸,每天早上都要早起自己熬粥,而且他喝粥喜欢原汁原味,不愿意添加其它的杂粮,只是用纯粹的大米来熬粥。
老爸因为爱喝粥,所以对大米选择上比较挑剔,市面有卖的大米我家里都买过,包括泰国香米、日本的越光大米,甚至曾经还买过老挝的大米尝试,不过最后给老爸的感觉,这些大米全都不如黑龙江五常的稻花香大米,因此我家里现在基本只吃东北大米。
泰国的香米跟我们常吃的大米最大的区别就是粒特别长,而且闻上去有股茉莉的香味,但是这种大米不论是熬粥还是做米饭,它的吸水性很小,而且吃起来不太黏糊,虽然有香味但并不适合单独用来熬粥或做米饭,只能是跟国内的其它大米一起搭配来制作,这样才能体现泰国香米的味道。泰国香米在国内的市场上并没有国内顶级水稻产地的大米贵,只能算是中等价位的大米,而且购买的人基本都是跟其它大米掺和着做饭。
中国为何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
一,市场上常见的三种水稻品种
籼米:籼米在南方的种植面积很广,一般一年可以种植二到三季,而且基本以杂交水稻品种为主,亩产量特别的高,但是吸水性比较差,做出来不够油润,而且粒粒分明,给我感觉没有东北的寒地水稻油性大、黏糊、有味。印度大米和泰国大米都是属于籼米,不过是比国内一些产区的籼米味道稍好而已,但跟国内顶级籼米产区的大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建湖大米、淮安、东海、阜宁等这些优质的南方籼米产区。
粳米:粳米在北方种植的很多,尤其是东北三省的寒地大米,种植的都是粳米品种。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用就菜就能连下两大碗米饭,而且东北的营口大米、盘锦大米、珍宝岛、镜泊湖、方正、建三江这些大米的优质产区所产的大米,都不是泰国、印度、越南这些热带地区所产的大米能比的。大米好吃还要看它生长的时间以及所生长的土地,寒地出产的一季稻米自然要好过热带一年产几季的稻米,日本这个对米饭最挑剔的国家,也是主要以食用寒地大米为主。
糯米:糯米是糯稻生产出的大米,因为它的淀粉粘性太高,不太容易消化,因此不适合做为主食食用,糯米在我们的食谱里一般都是做成风味食品,比如:汤圆、粽子等。
二,为何中国不大面积种植印度和泰国长粒稻米
气候条件不允许:印度和泰国都是属于热带气候印度位于南亚季风区,其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明显分旱、雨两季。印度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以上冬半年。中国国内只有海南岛、台湾、西双版纳跟这两地类似,因此印度和泰国的植物并不适合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种植。
饮食习惯不允许:印度和泰国的长粒大米,因为吸水性差,成熟后膨胀率小,并不适合我们熬粥和做米饭食用,它主要适合制作炒饭和手抓饭,因此它并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这类大米不是用来制作炒饭就是进行深加工成米粉制品,偶尔搭配国内大米掺和着吃还可以,顿顿吃不适合我们的胃口。
耕地面积不允许:印度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米,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印度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上可耕地面积的10%左右,否则也不可能那么小的国土面积养育了世界上第二多的人口。
中国的可耕地面积没有印度的多,而且人口也比印度多,因此中国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种植出高产优质的粮食作物,因此印度和泰国的长粒稻米并不适合我们种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特产,印度和泰国的气候条件适合长粒稻米的种植,而我们的国家只有少数地区才适合它的种植,还有就是长粒稻米的味道、质地和产量都不如我们国内的优质水稻,因此自然是没有必要引进和种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