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难村到享誉全国的小康村,看云南
云视网讯(记者江雨微杨锐李响文张朕嘉)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社区,有着多年的历史,素有“云南第一村”美誉。上世纪,大营街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致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大营街的居民,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劳动力几乎全员就业,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富裕起来的大营街还把目光投向旅游业,先后投资兴建了多个旅游景点,并配套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吸引着省内外游客的目光。
11月27日,《镜头里的故事·云岭小康展画卷》大型主题系列直播走进大营街社区,看这里的“共同富裕”如何实现。截至目前,本场直播全网阅读量万,系列直播全网阅读量累计超过2.3亿。其中,“云岭小康展画卷”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1.82亿,百度关键词累计搜索达万。
云视网直播团队在大营街
早上十点,云视网直播团队来到了大营街社区。一走进社区,记者就看到了建设风格统一的灰瓦白墙的独栋别墅,里面不仅栽植了各类风景树、灌木、草坪、花丛,还打造了小雕塑、廊架、凉亭、假山、景观石等景观,让人忍不住赞叹。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社区副书记颜伟介绍,大营街一共经历了两次“拆旧建新”,现在的房子是第二次新建的成果。年,大营街采取先建后拆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盖、统一抽签、统一拆除“五统一”的方式来建盖新房。粉墙灰瓦、古典门窗,新建的房子具有云南汉族传统民居的特色。交房前,小区里停车位、休闲娱乐场所、基础设施等都配备齐全了。“我们家的房子一共有平方,一家五口都住在这里。以前的房子跟现在的没得比啊,现在就跟住公园一样。”一位居住在这的大哥说。
大营街社区鸟瞰图
大营街社区建筑
记者在采访社区居民
在一处湖心亭,记者发现小区不少老年人聚在一起休闲娱乐。弹奏、唱歌、唠家常、晒太阳……老人们看上去十分惬意。社区居民笑呵呵的说:“我已经在这住了5年了,感觉十分舒适。房子又新又结实,小区环境好,到处像花园一样,管理也很到位,卫生很干净,邻里和睦,居委会对我们老年人也很关心,生活无忧无虑,在这生活很舒心。”颜伟表示,社区会从集体收入中划出一部分资金,让居民享受14项福利。比如居民只要年满54岁,就可以领取元至元的退休工资。年满94岁和99岁的长寿老人,可以分别领取5万和10万的长寿奖励,截至目前,一共有29位老人领取到了5万元的长寿奖。另外,社区里的孩子上幼儿园是全部免费的,初中、高中、大学均有不同的补助。
记者在采访社区居民
下一步,大营街将着力打造未来社区。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好监控和门禁系统,也力争让居民办事越来越便利和智能。
据了解,因为人多地少,过去的大营街也面临着吃粮难、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娶媳妇儿难的“五难”处境。改革开放后,大营街根据自身情况,主要发展二、三产业,大办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年,大营街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玉溪市第一个亿元村。年,经济总收入突破10亿元,被誉为“云南第一村”。年,经济总收入突破20亿元。其中滤嘴棒厂、水松纸厂、家具厂、铝箔纸厂、油墨厂、铜材厂等六个企业营业收入分别超亿元。年,社区人均收入达到了元。一方面依托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一方面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大营街从过去小山村变成现在享誉全国的小康村。
目前,大营街的产业主要分为建筑建材、旅游、食品、地产和卷烟辅料五大版块。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营街的产业发展情况,记者前往铝型材厂一探究竟。玉溪市红塔铝型材厂厂长陈宝贵介绍,原来,厂里主要生产铝合金型材的,只能做成简单的推拉窗。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年起,铝型材厂开始转型升级,设立了门窗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了中式门窗和欧式门窗两种产品。目前,铝型材厂一共多人,产值超过1亿元。因为节能环保、价格便宜、可移动、可回收等优点,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主要销往西南省份,也出口到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陈宝贵给记者介绍中式门窗
铝合金制作的古典门窗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大营街还将目光投向旅游业,先后投资兴建了汇溪公园、汇龙生态园、映月潭、玉泉寺、玉泉湖等旅游景点,也积极完善与此相配套的宾馆、交通等设施,形成了集文化娱乐、体育设施、餐饮住宿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丰富的娱乐设施和集中的旅游景点,吸引着省内外游客。现在,大营街正在向建成集“工业、休闲、娱乐、旅游、商住”于一体的现代城镇迈进。
本场直播参与平台有云视网、云南网、云南省扶贫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