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媳妇小雅在四川融入ldquo川味

老挝通

老挝通,通老挝。老挝最大的中文平台,平台用户35万+;我们旨在为想了解老挝和在老挝的华人服务。

旗下包括:手机话费、流量在线充值、机票/出行、酒店预订、外卖/跑腿、保险和加油卡等业务。

“大家好,我是小雅,来自老挝,是嫁到中国的媳妇……”在小雅的视频中,她总这样跟网友打招呼。嫁到四川后,这位温柔娴静的老挝姑娘已融入当地生活。如今,“老挝媳妇小雅”在中国互联网上有十多万   近日,中新网记者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见到小雅时,她正在农贸市场邮寄柑橘。一头长发、身材纤细,如果事先不知她的身份,很难想象这位讲着标准中文的姑娘来自老挝。她自己也觉得,“我越来越像个中国人”。

  对小雅来说,年是她人生的分界线。那一年她25岁,在老挝认识了比她大一岁的四川男孩黄万里。“很开朗,有责任心,嘴很甜”,这是小雅对他的最初印象,“听说我喜欢大熊猫,他说他家里就有大熊猫。”当年的恋爱场景,小雅历历在目。

  在老挝读大学时,小雅曾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颇有好感,一度计划来旅游。不过她从没想到自己会嫁到中国——年,她与黄万里登记结婚。年,正式来四川生活。

  “来了以后,发现生活习惯不太一样。”在小雅看来,最大的区别是吃饭,中国人讲究一日三餐按时吃,在老挝却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幸亏口味区别不大,“四川吃麻辣,我们那里吃酸辣。”

  说起口味,小雅的嫂子瞿菲讲起一件趣事。小雅刚来丹棱时,看到家里树上的李子,竟摘下没熟的青李蘸辣椒吃。“看得我们目瞪口呆!”瞿菲说,不过家人也从这件事认识到,小雅来自老挝,得尊重她的生活习惯。

  后来在瞿菲的帮助下,小雅逐渐融入了四川生活,与婆婆和家人相处和睦。有了孩子后,家庭成为她的生活重心。虽然幸福,却略显单调,拥有大学学历的小雅,希望“找点事做”。

  在中国短视频平台上,小雅常看到各地博主分享生活,其中不乏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博主,这给了她启发。年11月,自学拍摄和剪辑后,小雅制作了一期视频,内容是“老挝媳妇”在果园中给柑橘套袋,不过   后来,小雅的视频越来越丰富:做火锅、手机支付、打疫苗、杀年猪、做腊肉……在四川的平凡生活经她讲述,显得新奇有趣。播放量最多达到了百万级,   “后来有粉丝问,你家的腊肉卖不卖?”小雅意识到,可以开始“带货”了。

  位于成都平原南部的丹棱县盛产柑橘,小雅婆家承包了20亩果园,但大多贩卖给经销商,价格不高。她决定从自家开始“带货”。

  今年,小雅小试牛刀,顺利销售了1万多斤柑橘,帮家里多赚了几万元人民币。之后,她有了更大目标,“以后把规模做得更大,帮丹棱县把水果产业越搞越好,越来越出名。”

  来四川生活两年,虽丈夫长期在国外出差,但小雅觉得“很安逸,很幸福”。   其实,这种文化交流已在小雅家中初步实现——婆婆给她做地道四川菜,她给婆婆做老挝冬阴功。甚至,她还准备带四川的家人过一次泼水节。待疫情放缓,她也想带老挝亲人来四川,去看看乐山大佛。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

免责声明:“老挝通”所刊载信息,注明来自老挝媒体的为老挝通编辑辛苦翻译后编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抄袭,违者必将依法追究,不过欢迎大家转发至朋友圈,么么哒,凡注明文章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