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老挝土匪山卡车司机的艰险跨境之旅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800413.html

中国卡车大规模去老挝拉货,也是最近五六年才有的事情。适应了国内高效路网的重型半挂车,在老挝并不能与当地的道路相适应。司机们从云南、四川等地运过去基建材料、化肥等,再拉回老挝种植的香蕉和泰国的榴莲。在连绵的环山公路上下坡时,司机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路烂、打滑甚至是坠崖的危险。但是总有货车司机在这一波波中国与老挝之间的物流热里,寻找新的机会。

主笔|黄子懿摄影|蔡小川

中老跨境在堵车

今年10月底,我前往磨憨口岸,打算跟着两位卡车司机走一圈云南往返老挝的线路。这是两辆从河北廊坊千里迢迢开到云南的重型卡车,在昆明卸货之后找到了去老挝的货,目的地是老挝中南部甘蒙省的首府他曲(Thakhek)。全程多公里的这条路,司机们去程是拉钢结构建材,返程打算拉香蕉,计划8~9天完成。原以为进程会很顺利,毕竟这是很多人都跑的跨境线,流程完善。但旅程在一开始就卡住了——从10月29日到11月5日,卡车足足在边境等了6天。中国3天,老挝3天。

在新冠疫情之前我采访一些卡车司机时,很多人都会跟我提到跑过老挝。有些是自己去,有些是周围的朋友去。哪怕是没去过老挝的,至少也到过位于云南最南端、位于中老边境的磨憨口岸。

要翻越“土匪山”前,杨书雨的车胎坏了一个,王权拿出唯一的备胎借他换上。两人在合力准备着一场艰险的征途

领头的司机是48岁的杨书雨,带着同伴王权。杨书雨没有想到这样的状况。半年多来,磨憨口岸都算通关顺畅,最快的时间只要一天,“来了就走”。到了第三天,他开始反复给报关公司打电话问询进度,多数电话打不通。偶尔有一次打通了,杨书雨赶紧问:“为什么进度这么慢?”“你们是不是新来的朋友?”对方问得直接,把杨书雨问得愣了两秒。“是新朋友也跑了半年了。”他回答。

杨书雨和王权都是年才跑老挝线的,半年多来跑了五六趟。今年春节后,两人的一位朋友来这儿跑一圈挣了2万元。他俩觉得可观,就跟着一起跑。他们给我算了一下账,从昆明到他曲拉钢结构建材的运费是元,回程拉香蕉看装货地点则是~元不等。除掉路上超过8元/升的油钱、报关费、杂七杂八的手续费和吃住费用,这一趟下来大概能挣个七八千元。“比只跑国内好,国内开油车已经挣不着钱了。”杨书雨说。

运费因需求而涨。在中老边境的磨憨口岸,物流的需求在激增,两国的通关处都排起了长队。就像杨书雨计划拉的货物那样,双方的货物结构反映着彼此间的贸易特点。在磨憨口岸的货场,要进老挝的中国司机们拉着建材、化肥和工程设备;而在另一边,老挝的磨丁口岸几公里长队中,多是香蕉、木薯以及冷柜中的泰国榴莲。“堵车是因为老挝的旺季到了,老挝的香蕉一年四季都有,11月马上西瓜又要上市了。”一位接近磨憨口岸官方的人士对我表示,大多数销往中国内陆的泰国榴莲,也是走这个口岸进入国内市场。

最近几年,磨憨一直是云南最为繁忙的陆路口岸。大背景是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老挝从那时起展开紧密合作,开工大量基建项目。作为标志性工程的中老铁路于年开始建设,这条从昆明直达老挝首都万象(Vientiane)的铁路,结合着中国援建当地的高速公路、诸多水电站等,形成了一波基建投资热潮。磨憨开始汇聚大量的人力物料。一辆辆拉载着建材、水泥、机械设备的重型卡车在此浩荡出境,直抵这些大型项目的现场。西双版纳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李佳良对我说,现在还不算旺,那时候“一天至少过~辆车。拉货的大车都堵在大路上,一公里能走上一小时”。

这种因援建而带动的物流热潮,也让磨憨保持着一个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纪录。这里即使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也长期保持开放,在特殊时期还保留着一个国家重要的对外开放功能,也成为云南陆路口岸中的特例。所有想从陆路进入云南的货运物流,在疫情三年里都要从磨憨通过。

在磨憨口岸走出国门后,不远处就是老挝的磨丁口岸

为了遵守防疫政策,那段时间里,这里诞生了许多专门跑接驳代驾的卡车司机。这些司机滞留在对岸的老挝磨丁口岸,将要进入中国的车开到中方磨憨口岸后再开回。这段接驳路程只有几公里,最初的开价是元一趟,后来涨到元,进而是翻倍涨到0元甚至元,后来口岸规范了,价格才回落一些。一些司机一来一回,就能有好几千的纯利润。

河北司机耿立志是其中一员。疫情暴发后,国内物流不畅,他往运费上涨的老挝跑,结果在运了一单设备进入后碰上口岸关闭,就直接滞留在老挝。有那么一个月的时间,他在口岸附近给人做接驳司机,40多天就挣了5万块。耿立志形容那是一个行情疯涨的时期。因为农产品不等人,如果运不出去就有烂掉的风险。有商家甚至出5万、10万元一车的运费往中国运,关口经常排起几公里长队。一位香蕉种植大户因为找不到车,直接砍了30多万株香蕉,扔地里不要了。后来,耿立志往返口岸和老挝内陆,拉中国基建的大型设备进,拉老挝本地的香蕉回,直接住在了老挝的磨丁口岸。耿立志说,当时滞留老挝跑车的中国司机,“少说也有~人”。

后疫情时代的年,这种高需求还延续着。在五年的建设期后,中老铁路于年12月正式开通,天累计发送货物万吨,磨憨口岸也就此成为同时拥有公路、铁路口岸的国家级口岸。中老铁路还在年开通了客运,吸引了大量前往东南亚的中国游客。中国对老挝的投资热潮还在继续,吸引了像杨书雨这样的“新人”。

杨书雨(右)和王权是多年的老搭档,两人来自同一个乡镇,家只隔了4公里

这是杨书雨年来第五次前往老挝运建材了,其中四次目的地都是他曲。他开一辆总高4米多、长约13.5米长的高栏半挂车,在昆明装上了26吨重的钢结构建材。这车建材是中资民营企业亚钾国际的。这家企业近年来在老挝他曲掷下重金,立志打造中国境外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当地正在扩建年产百万吨级别的厂房,正是需要这批钢结构的时候。

旅程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在口岸等待报关时,杨书雨仍不时给人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1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