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只是起点,不是终点老挝国家主

05:46

年,中国和老挝建交60周年之际,中老铁路正式通车。在当天,通伦主席用“梦想成真”来形容这个时刻。如今,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圆梦时刻”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通伦主席对老挝的发展以及中老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有哪些新的思考?今天,我们一起在采访中寻找答案。

主持人:通伦主席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说到老挝,可能很多中国的老百姓还没有来过这儿,但是我们对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因为中老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特别是在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的关系可以说是乘风破浪、历久弥坚。所以我们也特别想知道您对于中老关系的评价是什么?展望未来的话有哪些期待呢?

通伦: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老中两国山水相连,更重要的是,两国自古以来就有兄弟般友好往来的传统。老中两国在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曾相互帮助,近代两国各自抗击外国侵略时也相互扶持。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军队和人民对老挝救国事业给予了及时、有效且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帮助。到了老挝国内建设时期,中国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始终给予老挝全面的合作和帮助。

去年,老中两国庆祝建交60周年,我们共同回顾了两国关系从年在“四好精神”指引下的长期稳定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到年升级为老中、中老命运共同体,所有这些为两国间牢不可破的朋友、同志、兄弟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我听说您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是年,当时您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您当时对于中国的印象是什么呢?

通伦:我第一次到中国是前往南宁,去南宁。送老挝学生到老中友谊学校学习,在南宁。年以后我又去过中国很多次,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段时间,我们派往中国学习的学生有多人。

主持人:这么多呀?您当时才是20多岁的年轻人,您就带多个学生,压力很大吗?

通伦:我是送学生去的老师,在老挝爱国战线驻河内代表处工作,还很年轻。那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吧?我们去的时候,当时老挝正在经历战争,我们不得不把孩子们送到中国,请中国的同志们照顾。

01:17

通伦主席回忆的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对老挝发起“秘密战争”,对老挝投放了多达万吨的炸弹。为支持深陷战争泥潭的老挝,中国无偿在广西南宁建设了中老友谊学校。由于成立于年,这所学校因此得名“六七”学校。战火纷飞中,青年时期的通伦作为老挝爱国战线的一员,将大批老挝孩子护送到中国,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也由此展开。半个世纪过去了,曾经饱受战争荼毒的土地上建起了新的铁路,当年成长于中国的孩子们成了老挝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而中国经过发展也改变了模样。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通伦感慨万千。

13:24

主持人:您后来,我听您的同事说又去过很多很多次中国。您刚刚也提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有哪些变化是让您觉得特别特别印象深刻的呢?

通伦: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所发生的巨变。首先是经济稳步发展,其次是国家安全稳定,再有就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以及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大幅提高,中国现在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中流砥柱。

主持人:通伦主席,我们再来谈一谈中国的发展。今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知道这次大会对于党和国家接下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您对于大会的期待是什么?

通伦:我想通过您,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转达老挝人民的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3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