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十年十年来云南国资国企积深度融
8月16日,记者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省国资国企社会责任报告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国资系统和国有企业认真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坚决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云南发展规划,为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十年来,国资国企聚焦主业,做优做强,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云南国资国企紧紧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业主责,先后实施国企改革攻坚战和两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国有资产大幅增值。年至年,云南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5亿元增长至.99亿元,云南省国有企业净资产从.82亿元增长至.26亿元;云南省国有企业营业收入从.61亿元增长至.72亿元,云南省国有企业上交税费总额由.72亿元上升至.39亿元。国有企业在全省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引领发展、服务社会的本领能力持续提高,为区域社会繁荣、经济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十年来,国资国企协同发展,厚植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至年,省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58亿元增至.7亿元,社会贡献总额从.11亿元增长至.81亿元,取得长足进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年末,省属企业共投资参建云南省21个铁路项目,通车里程公里,累计撬动全省铁路建设投资超过亿元;助力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大关,从西部第5跃居全国第2;建成总长.44公里的滇中引水工程,年引水量34.03亿立方米,惠及全省6个州(市)34个县(市、区),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万,解决工程沿线群众就业岗位余个。
十年来,国资国企加大投入,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云南国资国企着力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做功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强企步伐。
十年来,云南在贵金属新材料领域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9个国家级、10个省部级研发平台,以及7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专家工作站;核心技术攻关方面,钢铁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全国产化EB炉,使我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锡冶炼突破既往技术瓶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贵金属领域长期承担国家80%以上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十年来研发投入32亿元,获得省部级奖励27项,制定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项,为国防、航天、信息、5G等多个领域的重大科技工程提供诸多关键技术支撑;“高性能共聚甲醛成套工业制备”技术有新突破,打破国际垄断;机场大型双跑道地面运行管理、高原强对流天气预报系统等多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内交通行业创新奖项。
十年来,国资国企积极拓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开创新局。紧紧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重大战略定位,拓展越、老、缅、泰等周边国家和其他海外市场,争当“一带一路”建设先行者。截至年末,省属企业在境外21个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余家,完成投资额74.61亿美元。参与投资建设的中老铁路已如期建成通车,柬埔寨吴哥国际机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赞比亚烟草复烤厂、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海外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的民爆物品生产项目被列入中哈两国元首亲自见证的51个重点项目之一;与老挝合作建设的色拉龙一级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跨境金融方面,在老挝合资设立“老中银行”,使本省城商行成为全国唯一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泰铢直接交易的“做市商”城商行,也是全国首家直接从老挝陆路调运基普现钞到国内的银行,跨境金融实现长足发展。
十年来,云南省国资国企在做优主业、科技创新、海外履责、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诸多方面担当作为,取得了一定成绩。展望未来,云南将继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将社会责任战略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进一步擦亮云国资国企社会责任品牌,树立国资国企新时代新形象。(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