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少年和尚们的生活有人抽烟玩手机,有人

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21506.html

老挝的一天是从百姓施舍与僧人化缘开始,每天早课结束后,僧人们便捧着饭钵沿街化缘,早已等候在一旁的百姓,跪在僧人面前高举着糯米、水果、糖果。待布施结束后,僧人们回到寺庙,民众回到家继续为新的一天而奔波。

老挝是典型的佛教国家,其佛教教徒占总人口65%以上。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局面,与老挝的历史、战争以及统治者的扶持有关。而它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背后却并非是纯粹的信仰,更多是一种生存的选择。

21世纪前,每个老挝人都或多或少在寺庙里呆过一段时间。有些人才牙牙学语便被送入修道院、寺庙,也有一些人十几岁才进入寺庙。每个人呆的时间各不相同,短则几周,少则几个月,长则十几年甚至一辈子。

让父母把孩子送去寺庙的理由五花八门,家里太穷揭不开锅养不起;孩子生了重病寺庙里有免费的草药治疗;没钱上不起学校,或是乡村地区连一所学校都没有,寺庙里能够帮助孩子扫盲,并有机会上学。

基于这样的目的,老挝的佛寺、修道所更像是一处收容所、学校。每天早上少年僧人做完早课吃完早饭后,就有大半天的时间用来学习,他们可以进入学校读书,也可以在寺里备战“高考”,待考上大学后,就可以申请还俗,进入精彩的社会生活。

尽管进入寺庙后便受清规戒律严格的限制,但年轻的僧人们其实与社会中的少年们并无区别。佛家的经义并不能控制少年们的好奇心,以及青春时期固有的叛逆,在一些寺庙里躲着老和尚抽烟的少年们比比皆是。图一名抽烟的年轻僧人

在中国传统佛教观念里,一进佛门便是六根清净,斩断与俗家的一切联系,讲究的是一切皈依佛门。但在老挝却不太兴这个,年幼的小僧人与邻近村庄的孩子打成一片,少年僧人一定会有几个俗家好朋友。而受旅游业影响,许多僧人都喜欢与游客交流,因为可以了解到外面更有趣的世界。

不少孩子对寺庙枯燥的生活极其厌烦,晦涩难懂的经文,每日不间断的早课,都让孩子们恨不得脱离眼前的一切。相比诵经念佛读书,还不如手机有趣好玩。而一些大胆的年轻僧人,出没夜场舞厅那都是常态。

只有极少数人会愿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寺庙,寺庙更多是一个临时生存、学习的空间,一旦有能力离开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还俗,重新回到父母身边,进入更精彩的社会生活。

这一切似乎正在悄然改变,过去僧人在老挝的独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僧人又积极帮助人们施药,还帮贫困无助的村民“照料”孩子,所以那些行走的僧人被视为佛陀的存在,人们便是施舍都要向僧人下跪,并且不能直视,更不能碰触对方。

但受时代影响,人们在精神、物质上对寺庙依赖变小,所以人们施舍的次数逐渐减少,有时候最多一周一次。而对老挝而言,若想发展还需要从佛门里释放更多的劳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