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华中国是成为心理咨询师最容易的地方,
我对心理行业的一些看法,总是让一些咨询师感到诧异和震惊。就比如我常说,中国是最容易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地方,这话会让很多执业路上困惑迷茫、饱经挫折的咨询师,感到不可思议。
“什么?最容易?为什么我怎么感觉很难呢?”
“中国的心理行业不像xx发达国家那么普及”
“群众不认可心理咨询……”
恕我直言,抱有这样想法的咨询师,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严重忽视了在中国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诸多有利条件。
如果感觉在中国做咨询工作很难,那我保证,去任何一个国家,从事心理工作,都会面临至少3倍以上的困难。
下面告诉大家,为什么中国是成为心理咨询师,最容易的地方。
一、中产数量
1,消费能力是一切交易的基础。
全世界只有中国这一个地方,14亿中等收入人口、2亿中产阶级(世界第一多)。
除少数发达国家外,世界多数地方的人均月收入很低:
越南:元(在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奶茶店员工月薪万越南盾,不到人民币元)
老挝:-元
印度:元
孟加拉:-元
非洲:-元
我看过关于孟加拉的纪录片,是讲三个男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跳入充满粪水和异味中的下水道中,赤手捞取下水道底部的沉淀物,把收集到屎尿横流的沉淀物带到家里,烧制过滤,历经数道有毒的工序,最终3人得到的黄金卖了70元,一人分得仅23元。
更悲惨的是,越穷的地方,物价不会越便宜,而会因为所在地缺少工业生产能力,导致综合物价更高。
你觉得这些地方的人,会有付费咨询的需求和能力吗?
二、集体意识
1,重视教育、重视孩子,这是中国人独特的集体意识。再加上很多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孩子对家庭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一个咨询师,在生活工作中,一定遇到过父母带孩子来咨询的案例,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成绩、心理健康,不惜砸下重金。
三、顶层扶持
1,政策。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每年都有大量(超乎想象的大量)拨款,用于心理服务的建设。
2,媒体。有省级电视台记者沟通时向我表示,他们的稿件有要求:在报道有受害人的事件中,要说明“受害人已得到心理救助”这个情况。这是通过媒体的方式,不断地向公众传达,“遇到了伤害,要记得找心理咨询师”这一概念。
3,三年口罩时期,媒体也是大力宣传心理健康,又一次加深了群众对心理的了解和认同。
四、统一市场:人口基数、语言、社交软件
1,如此大体量的中产数量,又有着统一的语言、社交软件,意味着一项心理产品或服务,可以最小阻力地爆发出来,传递给14亿人。
2,无论你和你的服务多么小众,也总能找到你的目标群体,服务好这一小群人,足够一个咨询师衣食无忧了。
五、支付方式
1,移动支付。在统一的社交软件上,聊清楚消费者的需求了,消费者随手就可以通过聊天软件,把钱转过给咨询师,这放到全世界,都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我们习以为常。
2,如果有在国外生活过的经历,会发现回到现金或刷卡的支付方式,很多业务会变得难以开展,包括心理服务。
六、付费观念
1,用户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知识付费,对咨询收费和知识付费的认同度很高,有需求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付费。
我有不止一位来访,联系到我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好,咨询费多少钱?”可见为咨询或服务付费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好的,篇幅有限,此文仅说这六条。还有两个核心的点,不适合在公开的场合讨论,就不在文章里说了。
以上六个条件,放在全世界,都是王炸中的王炸中的王炸,很难有地方能同时满足3条的,然而我们的社会,却同时集齐了6+2条。
为什么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但还是有咨询师感到执业艰难呢?
原因是习惯性的“等靠要”思维或者自我攻击、不自信,总之是缺少自我经营的意识,这导致很多咨询师陷入了无边无尽的技能学习中。
明明有能力提供基础的心理服务,但却不敢迈出第一步,也不知道如何开始个人执业。别人的咨询事业风生水起,自己却没有来访,“守着金山挨饿”......
如果你是咨询师,有入行难、没来访的问题,欢迎找我聊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