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海运受阻,多国目光转向中欧班列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3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至2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列,发送货物31.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截至今年2月底,中欧班列国内出发城市达个,通达欧洲25个国家、个城市。随着网络布局逐渐完善、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中欧班列正进入精细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年2月,满载集装箱的列车驶入内蒙古二连浩特国门。(视觉中国)“钢铁驼队”助企业在“家门口”做外贸本月7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辆中欧班列跨境公铁联运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犹如一支“钢铁驼队”搭载着电池保护板等货品横跨欧亚大陆。自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以其全天候、安全、高效、稳定等优势特点,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截至今年2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8.5万列。仅在年,中欧班列就开行1.7万列、发送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8%。英国《金融时报》10日援引欧洲物流公司和铁路运营商的数据报道称,自红海危机爆发以来,横跨欧亚大陆、借助铁路将货物从亚洲运往欧洲的需求激增。德国《明镜》周刊近期也在报道中称,关于中欧班列的货运需求正在增加。国铁集团货运部负责人介绍称,今年以来,国铁集团探索开行经西安、重庆、义乌等至格鲁吉亚波季、阿塞拜疆巴库、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南通道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18列;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西通道(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中通道(二连浩特)、东通道(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同比分别增长9%、19%、4%。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领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提到一个案例:石家庄一家生产儿童玩具和电动自行车的外贸企业原先出口只能走海运。自从石家庄有了国际陆港,企业利用中欧班列出口,每年的短途运费能节省多万元。同时,海运时间是40天到欧洲,而中欧班列到欧洲的时间只有15天。中欧班列为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节省了运输时间,实现“家门口做外贸”。陕西康佳智能家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钊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截至年年底,该公司已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出20个专列,出口白色家电近10万台。“中欧班列大大节约了我们的运输时间,令客户订单能够及时交付。”陈钊说,这极大提升了物流、库存和资金周转的速度,让企业的综合成本有了明显降低。降低成本、压缩时效目前,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降低成本、提高时效,这是负责运营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平台企业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到的两个关键词。他表示,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功能和服务不断丰富,近期的一项重点是为出口货物提供“前置集结、抵港直装”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出口相关费用。袁小军还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对原有的单据流转和审核方式进行升级,利用信息化系统整合数据减少各环节用时。他举例称,此前公司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对接,各类单据都需要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时效性不强,还易出现顺序混乱。随着系统升级与联网对接,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单据可以实时向哈方发送,“车还没到边境,审定后的手续已经备好。”《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各地开行的中欧班列专列越来越多。今年春节期间,载有哈萨克斯坦生产的吨非转基因菜籽油原油地“年货专列”抵达西安;今年前两个月,中欧班列(长沙)开行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湘潭吉利、星邦智能、福田汽车等定制化专列30余列;去年一年间,重庆、广东、河南、黑龙江等地纷纷开行新能源汽车专列,助力我国外贸出口“新三样”走向国际市场。此外,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公铁海联运线路逐渐丰富。近日,一批总货值超90万元的电热水器从泰国罗勇府出发,途经老挝、越南,由广西友谊关入境,到达重庆市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中心站搭乘中欧班列,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约1.2万公里。“在当前国际物流网络逐渐稳定的基础上,我们的重点是加快中欧班列长安号的高质量发展。”袁小军说。陆运韧性优势不断凸显俄罗斯媒体index网近日在报道中称,由于红海危机导致货物运输转向铁路。中国和欧洲之间所有走廊的铁路运输再次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7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