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副中心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
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许多市民纷纷走出家门,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走进春光,踏青、赏花、放风筝……尽情享受副中心的美景蓝天。
春日游
踏青、赏花、放风筝
周末的运河文化广场上,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在这个属于风筝的季节里,一场通州风筝盛会正悄然上演。燃灯塔、火凤凰、白蛇传、龙串、老北京沙燕等精美的风筝刚一起飞,就引得周围不少游客拍照发圈,“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风筝,这趟真是没白来。”带着家人专程从城里来踏青的刘先生惊叹不已,连称自己运气好。他的运气确实不错,广场上这几位聚精会神放风筝的“筝友”,都是通州区风筝协会的会员。
62岁的魏宝琦带来了自己的几件得意之作,打算趁着好天儿放个过瘾。燃灯塔、白蛇传、巨大的凤凰风筝,精美别致的风筝逐一亮相,让围观市民开了眼。老魏是一名风筝爱好者,也是通州区风筝协会会员。退休后他迷上了风筝,起初是买,后来就开始自己制作。燃灯塔、大运河、八里桥等“通州地标”都成了他眼中的绝好素材,“我就想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也想通过风筝好好推广推广咱副中心的传统文化。”
“哇!”在一片惊叹声中,一条长达45米的“龙串儿”风筝腾空而起。活灵活现的龙头威风凛凛,龙身比例匀称,身姿矫健。做“龙串儿”可是个精细活儿,这位高手叫侯永章,也是区风筝协会的会员。他告诉记者:“这个龙串我做了两个多月,绘制了81片鳞片,每片都要上色15遍。”做龙串不容易,放龙串更是技术活。这么长的风筝需要团队配合,侯永章手托龙头,两名助手托起龙身,三个人需要高度默契。侯永章顶风拽起龙头,用力的一瞬间,两名助手同时放飞龙身腰片,逆风向上的龙头昂首起身,冲上天空。
除了可以在天空翱翔,风筝还可以近身低飞。
大运河畔,河水波光粼粼,两岸垂柳拂堤。一只“盘鹰”在张金彪的手中,时而仰飞,时而俯冲,时而空翻,活灵活现的就像一只真鹰。“花样盘鹰风筝玩法多,比起传统风筝,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风放飞,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一小块空地就可以,特别适合在城市推广。”张金彪认为,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风筝文化推荐给更多人。”
54岁的赵静退休后,从花样盘鹰风筝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有一次到公园散步,无意中看到有人在玩花样盘鹰,当时就是觉得特别有意思。”练习一年后,赵静兴趣愈发浓厚,“感觉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公园前、广场里,春日休闲总离不开风筝。对于68岁的风筝达人柳守智来说,风筝的魅力不仅在于放飞,更在于制作。
“软翅扎时条最难,汗不去透形必还。主条受风应力大,反用竹青要烘干。”柳守智熟练地念着软翅风筝的扎糊口诀,“传统风筝还得手制才讲究。”他手里拿着一个老北京传统沙燕风筝,灵气逼真的双眼,猫蝶富贵的筝身,精湛细腻的画工里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柳守智娓娓道来:《天桥区志》记载“‘猫蝶富贵’就其名称而言,‘猫蝶’是‘耄耋’的谐音,有祝长寿和富贵之意。他解释道,画面中淘气的小猫在牡丹花中嬉捉蝴蝶,是寓祝耄耋老人吉祥富贵;蝙蝠爪子紧握寿桃,寓意老人福寿双全。他说:“光是这个筝身的画面儿,我就足足画了28天。没办法,就是喜欢。”从小时候在北京胡同里玩“屁帘儿”算起,风筝陪伴着柳守智已经走进60多个年头。他制作的风筝曾在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等地展出,他也成为了风筝文化的传播者。
放风筝正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家住永顺镇的齐茂,目前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在现场观看了通州区民间高手扎、糊、绘、放的风筝四艺后,小姑娘兴奋的两眼放光,“我在网上查过很多资料,风筝扎、糊、绘三个工艺介绍很多,唯独‘放’这一工艺展示的资料很少。今天不仅看到民间高手们放飞风筝,还见到了讲究的线盘和木制的‘拐子’,真让我大开眼界。咱们民族的传统工艺太精美了,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副中心非常重视风筝文化的推广,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全区风筝比赛。由于风筝文化氛围浓厚,北京国际风筝节曾连续三届在通州区举行。”通州区风筝协会主席郑德宽表示,无论是龙串风筝、传统风筝、还是花样盘鹰、软翅硬翅类风筝,通州区风筝技艺均名列前茅。目前,全区一半的乡镇街道都设立了分会,或有自己的风筝队伍,每年还会进社区、进学校,推广风筝文化。
风筝文化还吸引了众多“新移民”,让他们在融入新生活的同时,在城市副中心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75岁的王先德是重庆人,几年前随儿女定居北京,家在副中心。刚来北京他总觉得孤单,但自打认识了一群喜爱风筝的伙伴,渐渐找到了归属感。现在,王老先生不仅参加了通州区风筝协会,还成了潞城分会的会长,是大伙儿公认的风筝达人。他和“筝友”一起,在副中心的如画美景里享受更多生活乐趣。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田兆玉摄影:党维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