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南端有一个神奇的中国村子
在金三角的南端,泰国北部清莱府有一个神奇的村子,叫做美斯乐。不同于金三角其他地区的混乱,美斯乐是金三角的一股清流,这里是泰国的旅游胜地和茶叶生产基地,有着泰国春城的美誉。而美斯乐还有另外一个别称,那就是泰国“小中国”,美斯乐的主要语言是普通话。
同时,美斯乐人的家庭教育都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他们也过各种中国传统节日,怎么看这都是一个中国的村落,身处泰国、缅甸、老挝交界,金三角的纷争之地,却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中国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神奇的现象呢?
这还得从年中国的解放战争说起。解放战争处于扫尾阶段时期,盘踞于云南的国民党93师,与解放军发生了数次的激战,最终被解放军击溃,狼狈地向南逃窜,也就是进入了金三角。大部分进入了缅甸境内。这支部队在缅甸逐渐壮大起来,在缅甸的大其力地区混的是风生水起,而部队的指挥者就是李国辉。
李国辉部的名声打响了以后,让蒋介石非常惊讶,他感叹自己居然不知道在缅甸还有这么一支能打的国军。于是蒋介石便把反攻大陆的希望寄托在这支部队上。为了更好地控制这支部队,蒋介石派出了李国辉的老上级李弥前往缅甸接手这支军队。
这李弥是何许人也?他是一个黄埔第四期毕业的职业军人,也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员中将。但是李弥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却实在对不起他这个中将的名号。淮海战役中,李弥的表现可谓是一塌糊涂。他率领的国民党军第十三兵团,在与解放军的数次交战中,他的唯一策略就是逃跑。
而为了避免被解放军活捉,李弥更是数次伪装成伤兵和军医逃离战场,直至逃到台湾。但是作为解放军手下的败将的李弥,却给缅甸制造了极大的麻烦。李弥按照蒋介石的指令,于年9月来到缅甸北部,在手续交接完成以后,他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要扩充军队。
在通过收编各路人马以后,李弥部队的实力得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李弥觉得反攻大陆的时机到了,于是便成立了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在反攻大陆的战争中,前期由于边境军力的薄弱,李弥获得了几场胜利。但是没过多久,李弥就被三个解放军师击溃,再次逃到缅甸,在部队大败。
回到缅甸以后,李弥仍然想在缅甸养军蓄锐,以便再次反攻。而在李弥的不断努力下,他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结盟,势力得到扩张。但在扩张势力的过程中,李弥部队不可避免地与缅甸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冲突。而缅甸在打击李弥部队上也花了不少功夫。
年1月8日,缅甸下令攻击李弥部队的盟友金三角的克伦族武装力量。看到盟友被攻击以后,李弥立刻下令全军增援,最终经过双方的多次交战,缅甸军队再次溃败。面对多次围剿李弥部队的失败,缅甸非常不甘心,于是便把希望寄托于印度的雇佣军。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缅甸会找印度帮忙呢?这是因为印度的军队在二战期间曾在英军的带领下与多个国家交过手,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也比较强。年5月,缅甸请来了名印度援军,就位以后便着手于攻击李弥的部队。
没过多久,印缅联军便与里尼部队发生了“萨尔温江战役”。其实从李弥部队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实力并不比对方强多少。别看他们的兵力有三万余人,但其实上大部分都是新兵,作战经验并不丰富。还有就是打仗就必须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当时他们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向鸦片商收取保护费,为了保证资金来源不受影响,他们不得不将一部分兵力负责收取保护费。因此,他们能上战场的兵力就更加少了。所以李弥便决定不和印度军硬刚转头去攻打缅甸军队。缅甸军当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了,战事没有持续多久,缅甸军便节节败退,但是在与印度军的较量中,他们却吃了不少亏,甚至丢失了不少阵地。
多名士兵还成了对方的俘虏。李弥部队击退了缅甸军以后不得不掉头过来,防御印度军的进攻。由于兵力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他们此时只剩下一千多人。按照双方当时的实力来看,印度军的优势十分明显,不仅人数更多,而且手里还有俘虏,在拉牛山双方展开了最后的较量。
虽然印度军兵力优势明显,但是他们居然还拿俘虏来作为肉盾,并用汉语高喊:开枪吧,让我们缅甸人和印度人,看看你们中国人怎么杀中国人。这样挑战李弥部队的底线,让李弥部队十分愤怒,但因为不忍心开枪杀死自己的士兵,最后只能选择与印度军进行白刃战。
这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战斗。由于人数差距太明显,李弥部队的伤亡极其惨重,但是就在阵地即将失守之际,星夜驰援的名援军终于赶到了。在获得支援之后,他们终于击溃了印度军守住了阵地,痛恨于印度军的残忍和无耻。
李弥队部队下令放弃攻击缅甸军,全力歼灭印度军。在李弥部队的全力攻击下,绝大多数的印度军被歼灭,对方的上校首领更是迫不得已举枪自杀。战役结束后,印度军人就有三百余人逃过一劫而杀红了眼的里尼部队,连俘虏的印度军都不放过,将他们全部斩杀于阵亡将士的墓碑前。
此次战役结束后,缅甸彻底束手无策,再也不敢招惹李弥,而李弥也通过这一战而名声大噪,引来世界各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