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老师何不扑杀此獠误读一字,大失趣味
蒙曼老师在百家讲坛《女皇武则天》第六集中(可以在央视网搜到):何不扑杀此獠(liáo)?旁白亦如此读。獠,这里应该读lǎo。请看《汉语大字典》:
再看《康熙字典》:
lao,本是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自称,现在还有称某lao的。老挝人,本来也是自称lao,因其男子佩戴鹰爪,所以古代文献里称为老挝(zhuā)。老挝的英文名还是lao。既然是自称,就无所谓褒贬,但因其文化落后,中原人称呼他们就带有贬义,故加犭,再发展为骂人的词。 《新唐书·褚遂良传》:帝将立武昭仪,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及遂良人。或谓无忌当先谏,遂良曰:“太尉,国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弃亲之讥。”又谓勣上所重,当进,曰:“不可。司空,国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曰:“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既入,帝曰:“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帝不悦。翌日,复言,对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笫,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帝羞默。遂良因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帝大怒,命引出。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无忌曰:“遂良受顾命,有罪不加刑。”会李勣议异,武氏立,乃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武则天为什么骂褚遂良为“獠(lǎo)”呢?因为褚遂良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用“獠”骂褚遂良,既带地域性,又充分反应了武则天的愤怒。既然是犭不是人,那就只能扑杀,乱棍子打死了。褚遂良说:武昭仪侍奉过先帝(唐太宗李世民),现在陛下(唐高宗李治)却要立她为后,天下人怎么看?后人怎么看?侍奉过先帝,这是武则天的疮疤。褚遂良揭了她的疮疤,武昭仪岂能不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