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年第6
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析论
吴志成李佳轩
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演进趋势,弘扬马克思主义人类交往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文明交往思想与经验,借鉴当代全球思想文化精华,形成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坚持多元多样是基础、平等尊重是前提、开放包容是动力、和合发展是目标,强调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统一、以我为主与兼收并蓄的统一、和而不同与聚同化异的统一,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多元主义,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指引,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消除了思想文化障碍,为促进国家间互信合作夯实了文化基础,也为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文明交流互鉴观;马克思主义人类交往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习近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
吴志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李佳轩,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盟伴体系、复合阵营与美国“印太战略”
赵明昊
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会深刻影响其结盟方式。为应对中国带来的“特殊挑战”,美国试图构建多层次的盟伴体系,打造融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种力量的复合阵营。美国通过盟伴体系促进政府性力量的横向耦合,发挥借盟强伴、化伴为盟、以伴带盟功能;借助复合阵营实现社会性力量的纵向耦合,促使多元主体在认知和应对“中国威胁”方面增强一致性、协调性和联动性。作者以美国的“印太战略”为例,分析美国如何通过盟伴体系与复合阵营策略强化对华施压。在安全领域,美国升级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构建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促动欧洲和北约力量向印太地区延展,构筑多圈层、网络化的地区安全架构。在经济领域,美国以“印太经济框架”为平台,在供应链重塑、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以及地区基础设施等方面强化对华地缘经济竞争。在政治领域,美国打造针对中国的价值观联盟,将意识形态因素更深地融入经贸、技术等方面的对华竞争。美国的盟伴体系与复合阵营策略面临不少限制性因素,如美国投入有限、美国霸权信誉度下降和不同国家的战略利益存在差异等。
中美关系;大国竞争;盟伴体系;复合阵营;“印太战略”
赵明昊,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对冲中的摇摆:三边互动下的日本“印太战略”演进
陈拯王广涛
日本“印太战略”作为一种对冲战略在近年出现了显著摇摆:从针对中国的制衡性举动,到一度表现出与中国合作的姿态,再到出现成为美国“印太战略”附从的趋向。在中国、美国、日本三边互动视野下分析日本“印太战略”的波动,有助于解释中美竞争背景下美国亚太盟国对冲战略摇摆的机理。除了既有研究所强调的体系与单元结构要素,美国亚太盟国在中美间所采取的对冲战略还受美国同盟管理策略与中国对外战略姿态这两个进程性变量的共同影响。美国的同盟管理策略影响其亚太盟国对美国的追随动力。是否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则决定中国对这些国家是以克制安抚还是坚决斗争为主,进而影响到它们配合美国制衡中国的强度。二者的组合促使美国亚太盟国的对冲战略在“促美制华”“联美制华”“随美制华”“左右摇摆”“左右为难”以及“对华接触”之间摇摆变化。对美国对日同盟政策、中国对日政策态势以及日本“印太战略”调整变化的追踪梳理验证了这一判断。美国亚太盟国对冲战略的摇摆轨迹由中美两国的策略选择所共同塑造,中国对此应坚持“两手对两手”的策略。
日本外交;“印太战略”;对冲;同盟管理;中国对外战略
陈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研究员;王广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双重整合博弈与分离主义运动的进程性模式分异
夏方波陈琪
多民族国家治理持续性分离主义运动面临现实困境,即无论国家选择压制还是整合都可能带来分离主义运动的暴力化及其负面政治效应。国家整合与族群整合构成了两个层面的博弈过程并影响分离主义运动的进程性模式分异。在国家选择策略性压制时,如果侧重镇压,将边缘化分离主义群体中的温和派而促使激进派实现组织整合,引发分离主义运动的暴力化转向和大规模暴力的产生;如果侧重收买,分离主义群体内派系收益分配不均会促使激进派开展竞争性动员,导致运动走向暴力化和非对称暴力的使用。在国家选择制度性整合时,如果温和派无法形成对分离主义群体的内部控制,激进派将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导致分离主义运动走向使用非对称暴力的暴力化;如果温和派主导分离主义群体的组织整合,实现内部控制和收益分配,分离主义运动将向和平方向转化。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两国案例的过程追踪表明,单纯采取压制或赋权的方式都难以实现多民族国家的整合,能否成功化解分离主义冲突还取决于分离族群的内部整合态势。这一发现的政策含义是,国家应辨识分离主义群体的派系关系,采取组合策略,为温和派提供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资源和条件,在温和派主导分离主义运动的情况下搭建对话平台,这样才更可能实现长期有效的政治和解。
多民族国家;分离主义;进程性模式分异;暴力冲突;双重整合博弈
夏方波,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陈琪,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中心副主任、教授。
澜湄水安全复合体的形成与治理机制演进
华亚溪郑先武
澜湄流域水安全问题源于水资源地理分配不均造成的用水矛盾。伴随着水矛盾的安全化进程,澜湄六国间的安全相互依赖远高于六国与外部行为体间的安全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多元行为体互动和多重安全领域互动的澜湄水安全复合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安全结构,澜湄水安全复合体有其独特的演进与治理进程,按照安全治理有效性从低到高可分为潜在水安全复合体、水安全复合体—利益体系平衡、水安全复合体—区域制度以及水安全共同体四个阶段。这一安全秩序的演进受到复合体内部和外部安全动力的双重影响。当前,澜湄流域的水安全治理处于内部动力不足、外部竞争激烈的区域机制阶段。推动水安全共同体的建设须以优化水分配为指导,对水安全问题进行去安全化,包括控制适度安全化、分类缓解水矛盾、加强联合调研与宣传工作以及利用议题联系。由于水安全秩序走向最终由复合体内部力量决定,中国与澜湄国家共同发起的澜湄合作有望在水安全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安全化;水安全复合体;安全秩序;区域治理;澜湄合作
华亚溪,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郑先武,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
大国引导、信任生成与东盟国家对华安全感
方晓
冷战后,中国通过安抚赢得了东盟国家的信任,但相似的安抚行动下不同国家对华信任程度呈现差异。为解释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以围绕国家安全感构建一个中小国家对大国的信任生成框架:国际信任分为基于物理性安全感的信任和基于本体性安全的信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大国的战略信誉与战略安抚可以满足中小国家的物理性安全感,而大国对中小国家自传体叙述与身份认知的尊重可以满足它们的本体性安全。大国满足中小国家物理性安全感和本体性安全的程度决定了中小国家对大国的信任层次,因此东盟国家对华信任的差异源自中国对东盟国家物理性安全感与本体性安全的满足程度的差异。对比老挝和越南两个案例可以发现,中国满足了老挝的物理性安全感和本体性安全,因此老挝对华信任程度较高;中国部分地满足了越南的物理性安全感、难以满足越南本体性安全,因此导致越南对华信任程度较低。有鉴于此,中国在引导周边中小国家信任生成时,要兼顾对方的物质利益关切和身份认知,并根据是否存在物质利益冲突、能否容忍对方自传体叙述的关系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对方的对华信任生成,争取更为友好的周边环境。
非对称关系;国际信任;国家安全感;身份认知;本体性安全
方晓,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