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茹拉,我落地了,半小时后驻地见
2月15日下午,从中国昆明飞往老挝万象的MU航班刚刚落地,铁五院中老铁路地勘监理万象站站长许海涛来不及脱下冬装,就拨通了老中铁路公司工程管理部调度员的手机。“安茹拉,我落地了,半小时后驻地见……”
“大通道”
铁五院承担着中老铁路(磨丁至万象段)的地勘监理任务——该段位于老挝境内,由国铁集团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全长公里,设计时速公里;北端与中国境内的玉磨铁路对接,南端与泰国的廊玛铁路相连,共同构成泛亚铁路中通道。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互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地勘监理对全线勘察过程中的技术决策、质量控制、进度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铁五院采用了中国最健全的监理体系和先进的监理手段,对这条跨国铁路地勘工作进行了全过程监管。由于该段地质条件复杂,山峡、密林众多,穿越多个无人区,地质勘察工作量极大。截至目前,磨万铁路中桥梁、路基、隧道已完成85%,剩余的万象至万象南段的实施已成为保证全线通车的重中之重。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回国过年的中方技术人员和工人难以按时返回老挝。
“冲锋包”
2月11日8时,铁五院地路处接到了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发来的“关于报送万象至万象南段地勘监理与设计进展情况通知”邮件——为确保该段工程按时竣工,希望地勘监理单位快速到达现场,配合业主单位(老挝方面)提前对工程投入人员、设备及资料情况进行整理,以保证勘察设计满足施工和工期要求。
此前,为了确保该项目开展,项目组成员均已于大年初三提前在京待命。接到通知后,项目部根据流程立即向铁五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并提交了外派出差的“请战书”。
2月11日晚,领导小组经过研究,为全力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复工,决定派出最熟悉现场的骨干人员,作为该项目首批从国内返回的技术人员赶赴现场。此时,国内直飞老挝的航线已经很少,项目组一边选定路线,一边从不同渠道进行征集,为率先前往的许海涛赶制防疫“冲锋包”。
“同事们为我准备了整包整包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棉和应急预防药品,能想到的实用物资都准备了。”许海涛回忆道,出发前几天,他和项目组开始分开办公整理地勘监理大纲等资料,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