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通车这群曾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

作者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刘昕璐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老挝自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这条友谊、科技、绿色、开放的跨国铁路将承载中老两国人民的梦想穿山越岭,创造辉煌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铁道工程专业

有一批老挝留学生

他们立志成为“老挝詹天佑”

如今,首批留学生毕业已回到老挝

直接参与中老铁路初期建设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他们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写了一封满怀激动和喜悦的信

中老铁路通车背后

这段有关人才培养的闪光故事也慢慢揭晓

梦想就是在中国学好铁路知识

回老挝后建设铁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日下午在北京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习近平主席说:“几天前,我收到几位曾在中国上海学习铁路专业的老挝留学生写来的联名信。他们一致表示,要把在中国学到的本领贡献给中老铁路的运营和发展,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中老友谊的未来在青年,互联互通的根基在心心相通。中方愿为中老友谊之路培育更多栋梁之才。”这里提到的写联名信的学生,正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届老挝留学生毕业生,他们是佟朗、苏宋、帝佳、宋小麦、凯发、妮娜、李磨、陈思、冯图等9人。年底,首批铁道工程专业老挝留学生回国,直接在中老铁路建设现场进行毕业实习。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介绍,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主要依靠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此前,国内仅有首都万象至老挝—泰国边境的3公里铁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发挥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与老挝开展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不仅为中老铁路培养了老挝本土技术管理人才和工程师,更是培养了中老两国的民间友好使者。学习铁路专业知识、开展研修实践活动、体验上海城市的精彩、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感受师长同窗的友爱……一则老挝在沪留学生视频《我们在上海的故事》,生动记录了留学生们在沪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精彩、欢乐的瞬间。他们深深体会到“中老一家亲”的含义,老挝留学生们在视频中说:“上海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要成为两国交流的使者,让中老友谊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中老铁路可以说是老挝的第一条铁路。”老挝国内学校并没有开设铁道工程的课程,因此,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的就是“新知识”,他们的梦想是在中国学好铁路知识,回老挝后建设铁路。前排左起:帝佳、冯图、妮娜、宋小麦、凯发,后排左起:陈思、苏宋、李磨、佟朗23岁的佟朗是“一带一路澜湄合作”中老铁路工程高等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老挝留学生之一。他清晰地记得,年9月,9名老挝留学生从万象出发坐飞机到昆明,晚上12点终于抵达上海,看到举着接机牌的老师们,大家很兴奋,大巴车飞奔在广阔的马路上,路边的夜景很漂亮,很快,就到了上应大徐汇校区。“老师给我们买水、铺床单,陪我们聊天,我用很不熟练的中文当翻译,还问老师:刚刚车子怎么好像在空中行驶呢。老师告诉我这是上海的中环路和高架桥,我不是太明白,对上海更好奇了。”佟朗说,在老师和中国志愿者朋友的帮助下,很快就适应了下来。第一次班会,佟朗被选为班长,他明白,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新学期开学后不久,留学生们坐着“复兴号”去了北京。“我们去了老挝大使馆,在那里能畅快地用老挝语交流,像回家一样。我们还去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和詹天佑纪念馆,在这里,陈思同学说,‘想要当老挝的詹天佑’,也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我们还登上了在小学课本上看到的万里长城。一路上,我们和中国学生进行了很多研学活动,我更深刻理解到了‘一带一路澜湄合作’的意义。”通过网络连线,佟朗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份开始,他就在老挝跟着师傅一起去铺轨,从琅勃拉邦铺轨到磨丁站。“我们现在是还在培训,但是我们很激动参与了建设和实习。”陈思同学也坚定地表示,学成后就是为了投身到中老铁路建设中去,给国家做贡献!

中老学生共同创设“中老铁路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1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